进入7月,汕头也启动了“酷热模式”。当炎热之下又遭遇停电,市民是如何度过的呢?记者走访中发现,在没电的时段里,市民们“消暑”的招数五花八门……
在市区玫瑰街一带,由于片区轮逢停电,临街商铺和住户们也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商户难抵热气扑面,店内恍如蒸笼,干脆“放假一天”,并在店前悬挂“停电”招牌告诉顾客。经营者介绍,不少服装店都安装了空调让顾客能舒心挑选衣服,现在停电了,整间店内“热烘烘”的,谁还会有好心情逗留惠顾呢,所以就干脆“放假”休息休息。有的商家自备有柴油发电机,于是就“启封”发动投入了工作,闷热的商店顿时恢复了凉爽。在附近的农贸市场,虽然停电对肉菜贩们的生意并没有带来明显影响,但小贩们少了电风扇的“照拂”,人人满头大汗,不少男性经营者干脆“光膀上阵”。旁边一家超市由于停电只得暂停营业,员工们都跑到仓库里相对阴凉的楼梯间避暑。
住户们的“消暑”方式更是多样化,除了翻找出扇子进行“手动降温”外,不少住户选择了“离家出走”,有的跑到开放冷气的商场超市逛转蹭空调,有的则到亲朋好友家避暑,有的跑到附近的酒店开房。住户李先生称,“我自己无所谓,但老人和孩子受不了呀,33度以上的高温在家里呆一会就大汗淋漓,孩子哭得厉害,没一会就浑身浮现红色痱子,更是哭闹不停。”所以一家老小在停电后就跑到酒店“住宿”了,晚饭也准备在外面“对付”,等到晚上恢复供电再回家。
在停电的居民片区内走访,记者还看到不少老人搬出凳子,摇着蒲扇坐在荫凉处和邻居们聊天,平时难得见面,而现在却因为停电而聚集到一起,大家的话题就从停电开始。平时大门紧闭的家家户户,这时候变成了一个大家庭,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本报记者 林子海 林鹏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