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鸿华摄影报道:星湖公园作为我市首个不设围墙、不设门坊的开放式公园,是周边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好去处。然而,不少细心的市民却发现,往往每隔一段时间,公园湖里的水体便会突然变少,并散发出臭味,几天以后又会恢复正常。那么,星湖公园为何有循环臭味呢?近日,记者带着疑问到市市政设施维修中心进行了解。
据介绍,星湖公园全长1.5公里,容量7.6万立方米,不仅担负着美化环境的作用,在暴雨时期还起到蓄水、排涝抗洪作用。市政设施维修中心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每当暴雨来临之前,市政设施维修中心涵闸所便会根据指令,将星湖公园里的水尽可能排空,以便降雨时保障路面的排水畅通。而暴雨过后,再从龙湖沟引水冲刷湖底,恢复正常水位,维持公园原来的湖水景观。
陈先生说,“由于流入公园内的水流量太小,星湖公园湖水无法一次完成更换,只能逐渐稀释,加上湖底标高低,沟体中的污水不能全部自排到大海,正常最低潮位时仍容留有1万立方米的污水在湖中,相当于沟体蓄水量的三分之一,湖底为硬质地面,残留的沟泥受太阳光照射,较容易产生硫化氢等臭气”,他介绍,按理论计算,星湖公园完全更换一次湖体水量需七八天,而达到现状景观要求的换水时间最少也得3到4天,因此会有几天的时间出现发臭现象。
据了解,不仅星湖公园,龙湖沟、新河沟、港区排洪沟等中心城区主干渠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市市政设施维修中心管辖这四条沟体的景观水全部来自梅溪河,由鸥下关闸引入到龙湖沟,再从龙湖沟分别引到星湖公园和新河沟。市政部门表示,每次大暴雨过后,四条沟体因排洪需要,接纳沿途大量污水,受到侵蚀及积留而发臭,必须通过龙湖沟引入的韩江水,再引入到星湖公园、新河沟,合流港区排洪沟,进行沟体冲刷,通常需要数天时间才能逐渐恢复到原有的景观,希望市民群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