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雷岭荔枝丰收外销渠道畅通

7月7日上午10时多,冒着骄阳酷暑,记者来到位于潮南区雷岭镇东新村双洋路旁的一个荔枝收购点。这是当地一个规模较大的收购点,去年共收购了近800吨荔枝销往外地。在一楼的加工场地,6名当地妇女正忙着挑拣刚从山上采摘而来的新鲜“桂味”荔枝,然后放进一个个竹筐并用薄膜包扎起来(见图),红果绿叶煞是好看。据收购点员工老张介绍,这些荔枝每袋重约25公斤,包装完毕后将用货车运往深圳销售,时间正好能赶上晚市。

“今早六七点,我在镇政府附近的集市上看到,荔枝交易场面很热闹,不少商贩开车来到这里进货,再运到峡山、陈店、两英、司马浦等地零售。今天的早市至少卖出了两三百担(每担50公斤)荔枝。”市人大代表、雷岭荔枝专业合作社社长张海元告诉记者。

今年雷岭荔枝产量高于去年

雷岭镇种植荔枝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其所产的荔枝果实色泽鲜红、肉厚质脆、滋味香甜,因品质上乘而备受欢迎。目前,全镇荔枝种植面积达4.4万亩,主要品种有乌叶、桂味、糯米糍、妃子笑、赤叶等,是我市荔枝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荔枝产区。“雷岭荔枝”已注册了集体商标,并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按照荔枝的生长规律,其产量是“一年大年一年小年”。去年“小年”全镇总产量4000多吨,市场价格也比较高,果农普遍获利较丰。就在大家信心满满地准备迎接“大年”到来时,今年6月中旬台风“海贝思”带来的一场多年罕见特大暴雨,不但令全镇荔枝折损了近三成,而且山洪还破坏了部分道路和桥梁。灾情发生后,雷岭镇委、镇政府及时组织农技人员指导果农开展喷药追肥、保果壮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组织人力抢修道路桥梁,并在双洋路上加修了一条临时通道,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及对外运送荔枝的交通需求。由于措施到位,预计今年雷岭镇的荔枝总产量达5000多吨,属于“中上水平”。

品质过硬连续10年出口美国

6月23日,雷岭今年第一批上市的荔枝——140多吨“乌叶”贴上“雷岭荔枝”商标并经过冷冻保鲜等处理后,发运出口美国市场。这已是雷岭荔枝连续10年出口,累计出口量达1000多吨。这本身就是一个“标签”——谁都知道美国人对进口农产品有着严苛的质量安全要求。

记者了解到,今年出口美国的雷岭荔枝数量比去年减少了近百吨,原因是“乌叶”品种今年减产,倒是“桂味”的产量提高了。那么为何不出口品质更胜一筹的“糯米糍”和“桂味”呢?对此张海元解释说,“乌叶”荔枝的果壳比较厚,有利于保鲜,而且“乌叶”的收成时间在所有品种中最早,所以出口外国的荔枝都选用这个品种。为确保生产出来的荔枝达到出口欧美国家的质量标准,雷岭镇在用药施肥管理、保果保鲜技术等方面苦下功夫,实施“统一进药、统一配方、统一时间、统一施药、统一检查”的科学用药制度,坚持使用以无公害为主的农药甚至是生物农药。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郑钟展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变色龙(第二集)

潮汕搞笑短剧:好戏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