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刚刚开始的五分钟内,刘毅婉接了三个电话,而后带着歉意表示二十分钟后还有个会议,采访时间只能缩短……记者发现,眼前这位“七零后”的女教师每天要处理好教务、教育、教学、科研等事务,需要付出多大的精力。即使每天这样忙碌,作为一名有21年党龄的老党员,她依旧干劲十足。正是她近二十年如一日,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才带领团队获奖无数,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师生。
信息技术教育的“拓荒牛”
刘毅婉于1995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现在是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任汕头华侨中学办公室主任。刘毅婉身兼数职,既负责学校日常繁杂的行政事务和与上级各部门的联络工作,又负责师生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她积极钻研、实践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是校内、市内乃至省里的教学教研骨干。
刚毕业进入华侨中学任教时,刘毅婉就表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她向校领导提出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学校的支持下,她开培训班教学校的老师如何制作课件方便教学,连校长也当她的学生。此举大大激发了学校老师的学术研讨热情。刘毅婉常常以校为家,下班后跟同事接着讨论教学。如今,她依然在这方面投入相当大的精力,每逢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她凌晨一、两点仍在QQ上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二天照常早早到校。
多省高中使用“刘氏教材”
从教近20年来,刘毅婉事事表现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校内的学科带头人,刘毅婉通过组织专题研讨、带头开设公开课等形式营造学科组内的学术研讨气氛,在校园网中逐步形成了本学科教学的“数字平台”。从1996年开始,由她带领下的华侨中学信息技术组就参加省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得到了省教育厅教研室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其中,刘毅婉等老师参与了国家教育部立项的新课标2004年广东省《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该套教材已从2004年开始在广东、福建、辽宁等很多个省市高中部被使用。刘毅婉还多次到福建、山东、宁夏等省市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进行教材培训,受到各地教师的广泛好评。
悉心育人带出“奥赛之星”
刘毅婉从1996年就一直从事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尖子的培养工作。经过几年的奋斗,学校终于由“零”的突破到了在2000年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分区联赛中获得了广东赛区团体一等奖、首次进入了“广东十强”之列。
多年来,刘毅婉老师获得“南粤优秀教师(教坛新秀)”、“汕头市优秀拔尖人才”、“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汕头市课程改革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虽然顶着众多光环,但刘毅婉对教育事业依旧热情饱满。她告诉记者:“我是一个愿意终生为教育教学事业付出的人,我乐于课堂教学,乐于与学生交流,乐于与教师互动,乐于剖析教育教学问题,喜欢沉浸在问题解决的情景中。”本报记者 郭丹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