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结实,面色红润,说话时总带着微笑,初次见面的胡常伟非常平易近人。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他的微笑背后,还有着学者型的睿智、博学和严谨。
“榕江水和我家乡的水一样清洌甘甜!”
“榕江水和我家乡的水一样清洌甘甜!”来自湖北仙桃市的胡常伟,不但青睐榕江水,还称赞潮汕菜味道很好。他19岁从沈阳大学毕业后,到广东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并留校任教,去年6月份博士毕业。从湖北到沈阳再到广东,胡常伟求学的脚步走得十分踏实。无独有偶,吸引他加入巨轮股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也正是该公司“不仅脚踏实地,而且还有一股拼劲、闯劲”的企业文化。
“2004年,我们学校就开始与巨轮进行一些合作,诸如磨床开发、PDM系统和知识系统开发。”在广东工业大学与巨轮股份合作的第4年,胡常伟也参与到广工与巨轮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队伍中来,“广东省计算机集成制造重点实验室与巨轮的合作项目非常多,这些项目既有国家级的,也有省级的,而这个实验室就放在我所在的广工机电工程学院。”他认为,实验室与巨轮的合作如此密切,他到巨轮工作就水到渠成了。
胡常伟在巨轮主要负责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其中包括根据巨轮反馈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培训巨轮员工等工作。“我常年呆在公司,每个月都要在广州和揭阳之间往返几次。”这几年,巨轮股份成为胡常伟另一个重要的工作阵地,他把很多精力放在与巨轮股份的合作项目上,而这些合作项目已结出了累累硕果。比如2012年实验室专门为公司高管设计的软件——管理驾驶舱,公司高管可以通过这个软件实时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辅助他们科学、高效作出经营决策。“我们学校与巨轮合作的项目——面向定制生产的协同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获得了2013年广东省科学进步一等奖。”说到这,胡常伟很是自豪。
“科研成果得到应用,让我更有成就感”
产学研合作共赢的背后,科研的难度却不是外行人能够想象的。2010年初,胡常伟所在的实验室信息化团队为巨轮开发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他说:“这个系统可以应用于整个公司的销售、采购、生产、库存,包含公司业务的各个环节,让公司的管理达到高效、规范、科学和透明。”开发新系统时,团队的工作量非常大,8个老师带着十几名学生,通宵达旦忘我工作,经过3个多月的研究才开发出这一系统。系统建立初期,团队成员随叫随到,学校企业两边跑,根本顾不上家庭和孩子。他们这种务实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赢得了巨轮广大员工的认可和信任,巨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潮忠更是以“巨轮的发展离不开广东工业大学”这样的话语来概括巨轮股份与广东工业大学之间的合作成效。
“科研成果得到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我更有成就感。”面对巨轮的高度评价,胡常伟谦虚地表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研究成果得到很好的应用,知识和技术受到尊重,就是对他最大的褒奖,也是他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