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揭阳参观考察的短短两天中,来自欧洲多国的记者学者考察团成员马不停蹄地走访了中德金属生态城等多个地方,并与当地企业、协会等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大家对揭阳经济社会发展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当地各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前景广阔。
“为揭阳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震撼”
“这是我第20次到中国来,通过这两天对揭阳的参观考察,我对这座年轻的城市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震撼!”作为考察团团长,来自比利时的欧盟马达里亚加基金会执行主任德福安(Pierre DEFRAIGNE)表示,揭阳在加快产业发展方面做得很不错,特别是成功打出了电子商务这张新兴产业牌,这种营销方式十分便捷,能够有效把本地制造业引向更大、更广阔的市场,同时,还对从事相关行业的年轻人进行电子商务培训,帮助他们克服一些销售障碍,从而获取更大的利润。此外,德福安对中德金属生态城也印象深刻,他说,这是一个十分宏伟的项目,是揭阳大力发展金属传统产业取得的又一新突破,也是揭阳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方面积极探索走出的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子,中德金属生态城的发展值得世界广泛关注。德福安认为,中德金属生态城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取得这么大的进展,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揭阳金属企业联合会在推进项目建设中所付出的努力,充分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们非常高兴看到揭阳能够与德国开展合作,这样有助于引进德国的技术、人才,借鉴德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德福安建议,揭阳的企业要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掌握国内其他城市乃至全球其他国家的先进技能,并转化成为自身的东西,从而实现企业跨越发展。
“中德金属生态城值得学习借鉴”
斯蒂芬·沃泊尔(Stefan VOPEL)是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研究员、德国-亚洲项目负责人,在参观了中德金属生态城、军埔电商村以及阳美玉都广场等地后,他对中德金属生态城产生了极大兴趣。他认为该项目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借鉴,首先,中德金属生态城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市金属企业联合会,负责处理具体事项;其次,该项目为中德两国在生产、技术、人才等方面合作提供了范本,创新了国际合作模式;再次,揭阳将通过中德金属生态城这个平台,深化与德国的合作,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斯蒂芬·沃泊尔认为,揭阳除了加强与德国在经济领域上的合作,还可以加强与德国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合作,通过合作提升当地社会管理水平。
“有机会我还要再来揭阳交流”
对奥拉·波特拉苏(Aura POTERASU)来说,揭阳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而当地的人民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因为我是罗马尼亚国家电视台的制片人,同时也是一名记者,我工作的部门是社会部,所以我更关注当地民众的生活。在揭阳短短的两天里,我已经用手中的这部相机拍下了上百张照片。”奥拉·波特拉苏边说边摆弄着手中的相机,“我非常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当地民众怎样生活、怎样工作,还有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奥拉·波特拉苏也十分赞赏揭阳人民的勤劳善良,她认为当地民众非常热情友好,而且大家都有着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充沛的工作精力,这一点让她深受感动。“回去之后,我会向我国的民众介绍揭阳这个城市。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还要争取再来揭阳进行交流,相信那时揭阳又有了新变化。”奥拉·波特拉苏满怀期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