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2013年市本级政府综合财力增长56.23

  本报讯 (记者李敏)近年来,我市着力完善聚财用财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四轮齐转”做大财政“蛋糕”,市本级政府综合财力实现较大增长,全市7个区县均达到财政部核定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线以上,财政惠民生力度持续增强,财政运行积极向好。2013年,市本级政府综合财力123.04亿元,比上年增长56.23%。今年1至5月,财政收入增长态势延续,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8.08%,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263.5%。

  汕头是一个老城市,人口多,负担重,虽然财政收入规模处于全省中游,但人均财力水平低,2011年我市人均财力还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为改变财力薄弱状况,近两年来,我市树立“大财政”发展理念,创新理财思路,实施公共预算、国土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政府投融资“四轮齐转”初见成效,财政“蛋糕”有效增大。去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市本级税收收入占公共预算比上年提高2.79个百分点,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完成37.38亿元,创历年最好成绩,首次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并实现收入1.8亿元。

 

  此外,市级通过融资筹集建设资金15.96亿元,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

  政府综合财力的增强,为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提供了有效的财力支撑。怎样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市财政主动做好加减法,切好分好“蛋糕”。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去年市级“三公”经费比预算数减支9.45%。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保障力度,2013年全市民生支出132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33个百分点,拨付为民办实事资金7.02亿元,保障市十件民生实事顺利推进,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新购置公交车108辆,公交车拥有量在全省排名第7位,实施70岁以上老人免费、60岁以上老人半票的公交优惠政策;千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建成垃圾转运站33个,垃圾收集点831个;海湾湿地生态公园建成并向市民免费开放;潮阳、潮南区村村通自来水、市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康复中心(扩建)等一批民生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全面建立区县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不断加大对区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去年市本级补助区县支出12.1亿元,促使全市7个区县均达到财政部核定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线以上,有力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今年来,我市财政民生投入继续大幅增长,1至5月民生支出增幅达47.54%,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提高到76.03%。我市还进一步完善托底保障机制,加大对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基础养老金、残疾人保障、孤儿保障等6类12项底线民生保障力度,使困难群众充分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了提高资金拨付效率,市财政部门还建立了财政资金拨付时限制度,通过制度约束和优化流程,确保重点项目和预算单位用款需求,以优质服务打造“阳光财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许少丽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端咖啡

潮汕情感喜剧:野蛮婆婆俏媳妇(第三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