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近百名市民“开放日”访救助站

  受助未成年人在多媒体室里上课。

 

 

  本报讯(记者 方晓F 袁笙 摄影报道) 为提高救助管理工作透明度,加强救助政策宣传工作,让更多市民、社会团体了解救助政策,理解救助工作并参与其中,昨天,市救助管理站举办主题为“情暖汕头,救助为民”的开放日活动,来自市第九中学、蓝天义工及其他行业的近百名市民自愿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踏访“神秘”的救助站。

  汕头市救助管理站前身是汕头市收容遣送中转站,2003年8月挂牌成立。救助管理站同时也是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及汕头市灾害临时庇护中心,主要工作为救助管理本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和灾难庇护。2013年以来,救助站积极开展各种救助业务工作,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605人次;建立与蓝天义工联合行动长效机制,开展街面劝助工作;开展“困境未成年人源头预防与治理机制创新”工作,主动走进社区,帮扶社区筛选的1472名困境儿童,从源头上预防困境儿童陷入流浪境地;还通过社工理念介入“跑站”行为等工作。

  社会工作股负责受助人员日常生活救助、医疗护理、教育管理、安全保障和开拓专业社会工作,不少市民很好奇:这里环境到底如何?提供怎样的救助服务?受助人员生存状态又是怎么样的?在张社工师的介绍下,大家了解到,这里的女性、男性生活服务区分别在2、3楼,4楼是灾害救助临时庇护中心,共有5000多平方米,设置了37间居室,提供床位200个,并配套了心理辅导室、医务室等业务用房和相应设施,能够满足受助人员的衣食住医和简单的娱乐。

  据了解,目前因各种原因无法查明个人身份而滞留在站的受助人员有40多名,其中大多数是因为残疾被家庭遗弃,为了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确保他们的安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近期,市救助站探索引入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专业技术力量,实施卫生防疫和医疗护理工作,部分活动能力较强的孩子被安排在一楼上课,部分脑瘫残疾人员则为他们开展康复活动。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蔡英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阿标挨揍

潮汕情感喜剧:野蛮婆婆俏媳妇(第四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