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蓁)6月10日是全国低碳日,为了推广低碳生活,一些市民自发组织停用空调一日的活动。然而,每到夏天,还是有许多市民特别是“办公室一族”几乎24小时都“泡”在空调房,上班吹空调、开车吹空调、回家吹空调,空调成为都市“上班族”离不开的生活“伴侣”,高耗能也成为这种生活方式的显著特征。
市民小刘是一名90后白领,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下班,小刘都在空调房里工作。小刘告诉记者,不单上班“泡”在空调房里,就算下班回到家后,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空调。“夏天家里每个月的电费至少得800块。”由于总是很“享受”有空调的环境,小刘连开车都必须吹空调,只要一离开空调房,他就会有一种想立即回到空调房的冲动。记者就此随机采访了几名“上班族”,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夏天离开空调根本就无法集中精神工作,甚至回到家后也必须不间断地吹着空调,才能使得焦躁的心情得到平复。
高温天气使人容易烦躁,再加上对空调的依赖,在没有空调时人更容易变得急躁,并且感觉越来越热。“这样的心态让人觉得天气难以忍受,这也是上班族越来越不‘耐热’的原因之一。”有市民建议,在清晨或傍晚气温不是太高时,可以考虑到室外活动一下,让自己出点汗,使自己适应一下温度较高的天气。也有市民表示,空调在降温的同时,除了会造成人们对空调的依赖以外,还会给城市制造更多热量,因此,应倡导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