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中国竹笋之乡”揭东埔田迎来竹笋盛产期

  凌晨3点多,刘厝寨村的村民刘创填就从家里出发了,骑着摩托驮着两个大竹筐来到自家的竹园,一番安排之后,他挥起笋戳开始“开工”——挖竹笋。一个多钟头后,两个大竹筐就装满了新鲜的竹笋。刘创填又将其驮到市区贩卖,不到一个上午竹笋就卖光了。“从4月初开始我就开始挖竹笋去卖了,每天能挖80多公斤,有六七百元的收入。”刘创填笑呵呵地说。

  刘厝寨村是“中国竹笋之乡”——揭东竹笋主产区埔田镇的一个行政村,全村600多户农户中有400户从事竹笋种植。与刘厝寨村一样,埔田镇内其他各村的村民也大多数种有竹笋,清明节后,该镇笋农就开始每天早出晚归忙着挖笋、卖笋,有的几乎全家齐上阵。

  “竹笋隔夜就不够鲜美,影响口感,为确保竹笋品质,我们一般天未亮就起来挖笋,至天亮时基本挖好,接着就将鲜笋运到邻近的菜市场卖。”刘厝寨村干部刘少波介绍说,“今年前期降雨量比较足,气温适宜,竹笋的产量和品质都不错。清明以来村民挖的主要是食用笋,刚开始时收购价是每公斤20元,随着竹笋盛产期临近,产量越来越多,近日价格已降至6元/公斤左右。”

  据了解,埔田竹笋不论是鲜笋还是加工而成的清水罐头、笋酸、笋干,都具有肉质细嫩、清脆爽口、味道鲜甜等特点,且富含食用粗纤维,是理想的绿色食品。其盛产期一般是在夏至到大暑之间,这时除少部分新鲜的竹笋被直接拿到市场销售做成菜肴外,大量的个头较大的竹笋则被用来做罐头笋或晒成笋干。

  “现在距离夏至还有20天时间,部分竹笋会发现蛀笋虫等病虫害,若不注意防治 ,会导致竹笋产量下降 ,甚至竹林衰败。”埔田镇农业站站长、高级农艺师王淑伟告诉记者,随着竹笋盛产期临近,该镇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竹笋常发性病虫害发生,想方设法维持竹笋产业可持续发展。首先是把好农药市场准入关,净化农药市场。要求笋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并从正规渠道购买的农药品种,严禁选用国家禁用的农药。其次是加强对防治病虫害方案的研究,形成防治技术规范,加强对笋农的技术指导,引导笋农科学种植、合理施肥。再次是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竹笋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近年来,埔田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以“三高”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为方向,大力发展竹笋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2012年我市启动农业“一镇一品”工程建设以来,埔田镇以被列为首批实施此项工程的专业镇为契机,强化措施,转变方式,强势推进“一镇一品”工程建设,努力促进竹笋产业提质增效,加快了埔田经济发展。目前,该镇已形成了3万亩的竹笋示范基地,年产竹笋10万吨 ,竹笋加工企业20多家,年加工量超过6万吨,产业规模达到5亿元。

  ■相关链接

  竹笋的营养价值

  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1、B2、C等,竹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含量,为优良的保健蔬菜。

  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利膈爽等功效。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食积、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张 辑

细心采挖,确保竹笋品质。张晓生 摄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来源:揭阳日报   责任编辑:邱洁纯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啤酒罐-2011贺岁片

潮汕情感喜剧:野蛮婆婆俏媳妇(第四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