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蔡丽琴1998年担任惠来县福利院院长以来,她与员工们就几乎没有周末休息日与节假日,因为福利院里有她们的一群特殊的亲人,需要她们天天去照顾。
孤寡老人的“亲人”
5月25日是星期天,早上7时40分,记者与蔡丽琴来到福利院时,还有部分孤寡老人没有起床。蔡丽琴领着福利院值班人员来到孤寡老人谢楚贤的房间。谢楚贤今年60余岁,是一位聋哑老人,2011年入住福利院时,下半身瘫痪,大小便失常,生活不能自理。3年来,1000多个日日夜夜,蔡丽琴和员工们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谢楚贤老人见到蔡丽琴一行进来,双手撑着床沿坐起来,蔡丽琴端来一小盆热水,帮助老人洗漱完毕,挨着老人身边坐下,拿梳子为老人梳起头来。之后,还轻轻地为老人按摩双腿……看着蔡丽琴亲热、殷勤的劲儿,谢楚贤老人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接着,蔡丽琴一行来到百岁老人林舜香的房间。大家与老人拉起了家常。趁着蔡丽琴与老人谈话,记者观察起老人的房间,洁白的纱帐,折叠得十分整齐的薄棉被,柔绵暖和的席褥,整个房间温馨整洁……“昨天晚上睡得好吗?”“睡得挺踏实的,梦里还在欢笑呢。”老人紧紧地握着蔡丽琴的手说。“我听说您老人家最近腿部不舒服,我马上就去请医生来给你看一看。”“谢谢你们,你们就是我的亲人啊!”
“亲人”,是惠来县福利院47位孤寡老人对蔡丽琴及员工们的称呼。每天上班后,所有值班人员的首要任务是到每位老人的房间里坐一坐,聊一聊,了解房间的卫生情况和老人饮食起居情况,及时发现老人有何疾病,第一时间请医生为老人治疗。为了照顾患病老人,大家不厌其烦为老人端尿倒屎,擦洗身体。当孤寡老人在接近走完人生旅途、依依不舍地弥留人间的时候,员工们尽到做“儿女”的责任,日夜守候在老人身边,直到老人带着微笑,安详地合上双眼……
孤儿们共同的“爸妈”
今年5月11日是母亲节,在广州读大学的林丹霞给蔡丽琴发来了短信:“蔡院长,您是我生命中的第二位母亲,是我最爱最敬重的亲人;祝福利院各位母亲身体健康,节日快乐!”林丹霞、林晶羽姐弟俩都是孤儿,10多年前刚到福利院时,不懂事、不听话,为了教育好姐弟俩,福利院工作人员尤其是蔡丽琴操碎了心,她四处奔波,联系学校送姐弟俩上小学上初中,两人均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惠来一中,2年前,林丹霞顺利考上了大学。
在福利院的小花园里,记者见到了正与小伙伴们尽情玩耍的揭惠敏。她兴奋地说:“我今年已读四年级了,今年期中考语文、数学都考了80多分!”眼前的揭惠敏活泼好动,聪明伶俐,与人交流谈话时,总是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如果不是身处福利院,真不敢想象她是一名孤儿。2003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刚出生3天的揭惠敏被遗弃在福利院门口,她满身屎尿,稚嫩的手脚及脸上全部是蚊子叮咬后留下的斑点,惨不忍睹。而且,她因患严重的先天性唇腭裂症,无法吮吸食物,生命垂危,许多人都认为这孩子存活的机会渺茫。在福利院员工们不离不弃,连续1个多月的照顾后,最终小生命竟然奇迹般存活下来。几年间,为了给揭惠敏医治唇腭裂症,福利院工作人员经常穿梭于揭阳、汕头、广州之间,联系医生先后为揭惠敏做了3次矫治手术。当谈到福利院员工对她的爱时,这位刚出生就吃尽人间苦涩的小女孩显得非常激动,眼睛立即红了,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我虽然很不幸,但我拥有比亲生父母更爱我的人,她们就是福利院的爸爸妈妈们!”
对院内所有的孤儿,福利院全体员工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子女。与她们聊天,员工们每一句话都在谈论院内的孩子们,对每位孩子的性格、身体健康状况、学习情况她们都了如指掌,谈话间就像是在谈论自己的亲生骨肉一样,脸上洋溢着父母般的爱怜和牵挂。
惠来福利院员工为孤寡老人整理房间。邢晓荣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