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绿平深入仙梅片区调研产业建设时强调:“要加快产业发展,方向是产城融合,重点是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载体,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全面优化要素支撑,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东到仙梅片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要以开放的思想,积极引进创新人才、先进模式,实现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仙桥、梅云街道(仙梅片区)均是榕城区传统的工业重镇,聚集了钢铁、五金不锈钢、制鞋、苗木花卉等产业。仙梅片区的发展,对榕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榕城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扶持产业发展的力度,致力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加快仙梅片区经济社会发展。
钢铁、制鞋;五金不锈钢分别为仙桥、梅云街道重要支柱产业
据了解,去年仙桥街道地方生产总值205亿元,占全区的7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亿元;外贸出口总额5.5亿美元。仙桥辖区共注册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842家,其中企业1861家,规上企业84家,著名商标4件。制鞋业和钢铁业是仙桥两大支柱产业,产值占街道工业总产值90%以上。
仙桥钢铁业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从最初的废旧铁业阶段发展到目前集回收、加工、销售贸易于一体的钢铁产业链。去年仙桥钢铁业总产值91亿元,占街道工业总产值的49%;年贸易额约100亿元,占街道年贸易总额的45%.区域内拥有轧钢企业7家,钢铁商贸企业325家,从业人员近2000人。制鞋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年可生产鞋及鞋底5亿多双。去年实现总产值86亿元,占街道工业总产值的46.3%.目前仙桥共有鞋业企业23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4家。苗木花卉是仙桥特色农业,现有种植面积7000多亩,有苗木花卉企业和农户共2176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年输出苗木花卉400多万株。
梅云街道去年工业总产值1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9亿元;外贸出口2.4亿美元。全街道企业数量423个,规上工业企业数54家。主导产业是五金不锈钢、轧钢、塑料鞋、化工等产业。其中五金不锈钢制品企业去年创产值66亿元,轧钢企业去年创产值47亿元,塑料鞋企业去年创产值30亿元。
目前,部分因素制约着仙梅片区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近年钢铁市场不景气,钢铁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受人民币升值和来自新兴市场的竞争,制鞋企业在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降低;钢铁和鞋业均处于产业链分工的中低端,产业发展层次不高;基础设施配套滞后;要素资源制约突出。
榕城区去年开始5年一个亿扶持企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榕城区为进一步引导扶持各片区尤其是仙梅片区企业发展,出台了《榕城区扶持企业发展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挂钩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揭阳市榕城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意见》、《关于扶持拟上市企业发展的意见》、《榕城区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榕城区还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力促企业转型升级。据悉,该区去年开始,每年拿出2000万元,5年一个亿扶持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该区还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引导、支持重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项目的建设。
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榕城区政府与省中小企业局签订了共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基地协议,重点帮扶一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加快榕城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榕城区还打造金融综合服务、电子商务、鞋业产业服务、科技创新服务、高端服务业集聚、五金不锈钢产业技术创新等六大平台,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榕城区还发挥园区平台效应,把园区作为加强项目建设的主战场,通过“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的模式,破解土地、环保等瓶颈制约。
下一步打造成华南地区重要的金属物流带
在产业规划建设上,榕城区提出仙梅片区要立足金属、塑料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聚合发展,并依托特色工业高度集聚和南河沿线码头,着力发展钢铁、不锈钢及金属回收的产销一体化,打造华南地区重要的金属物流带。
对进一步加快仙梅片区产业发展,榕城区提出,要开展青年企业家培训,帮助青年企业家坚定产业志向、树立国际视野、增强前瞻意识、提高转型升级的自觉性及能力水平,着力培养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型领军人物。要加强产业组织化建设,引导钢铁协会、鞋业协会等完善机制,切实发挥作用,促进行业资源力量有效整合,变企业“孤军奋战”为产业“集团作战”。要促进轧钢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产业“登高”工程,借助中德合作,为重点钢铁企业配备“洋顾问”,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推动节能减排,提高产品附加值。要推动再生产业与中德金属生态城合作,利用现有4个榕江港口和正在兴建的揭惠调整公路连接区,整合“罗马铁街”和钢铁货贸资源,规划布局新的金属贸易及资源再生市场。要加快制鞋业国际合作步伐,推动鞋业对接意大利、巴西等行业先进国家,谋求合作共建“鞋业创意产业园”,推动制鞋业聚合发展、集中治污。同时积极推动制鞋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借助电商产业“走出去”。

去年,榕城区与省中小企业局加强合作,帮扶中小企业,推动产业发展。陈炳鑫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