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惠来县城“两河四岸”治理工程的推进,市民欣喜地看到,雷岭河、盐岭河已发生明显的变化:昔日淤泥堆积、杂草丛生的河流正日益干净清澈,两岸坑洼不平的沙土路也被笔直的水泥路取代,成为县城一道崭新的风景线。
“河道模样变了,淤泥杂草不见了,城市味道浓了,感觉生活也有品位了,感谢县委、县政府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惠来县城居民方清辉感慨地说。据悉,雷岭河、盐岭河环绕着惠来县城,由于多年没有清障,河道淤泥堆积,杂草丛生,影响到防洪排涝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也影响了县城的景观,群众反映强烈。今年来该县高度重视“两河四岸”治理工作,计划投资2.85亿元启动雷岭河、盐岭河河堤道路景观工程,已先行对盐岭河进行治理,雷岭河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也将于下半年上马建设。
“以前最怕遇到下雨天气,水系不畅,家里下水道容易受堵,水排不出去,污水还往里冒。”多位居住在盐岭河附近的居民感触颇深。据惠来县水务局局长蔡汉春介绍,过去一到汛期,泄洪就成了一个大难题,目前正在进行的盐岭河清障工作,从今年3月开始,每天出动4台挖土机和8台运土工程车,对河道的淤泥杂草和垃圾进行清除,该项工作将于近期完工。通过清障,在近期遭遇的大暴雨中,县城没有出现内涝现象,清障工作已初显成效。
“以前,两岸的道路坑洼不平,下雨天路过时要从水稍微浅一点的地方踮着脚走过去,经常把裤子和鞋弄湿弄脏;晴天从这里经过也得小心,稍不注意就会扭到脚。”正要去葵梅中学上课的小李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盐岭河两岸铺设水泥路面,真是太好了,以后学生上学也方便多了。”惠来县城建局局长唐松林对记者说:“按照扩容提质的部署,惠来县正全力打造县城区两河四岸景观工程,目前已率先从县城内河岸两旁的道路、绿化、亮化等方面着手进行建设,着力提升惠来县城环境质量。”据悉,至记者发稿时,盐岭河已实施硬底化总长3571米,其中东岸(南环一路桥至水尾潭桥)长2659米,西岸(惠西桥至广鸣桥)长912米。
“以前,河里垃圾污泥多,远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现在水干净了,鱼也多了,心情自然越来越好。”空闲时间,胡先生常约几位老朋友一起垂钓,用他的话说,为的不是鱼,而是享受水清景美的好风光。
■记者观察
让河水成为美丽风景
林志鹏
河道整治是一项惠民工程,关系到城市水环境长治久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今年来,惠来县委、县政府将雷岭河、盐岭河整治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县相关职能部门围绕目标,多措并举,着力恢复河道防洪排涝功能、改善水环境、提升城市居住质量,为整治河道作出不懈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如今,县城河道水清澈,周边环境优美,往日淤泥堆积、杂草丛生的景象不见了,为城区居民营造了舒适惬意的宜居环境,老百姓有口皆碑。
俗话说,“三分整治,七分管理”。美好的环境,要靠全民共同维护。希望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关注“两河”整治工作,人人树立公德意识、责任意识,争当城市主人,增强保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观念,共同把城市河道管理好、治理好,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观河。

整治中的盐岭河已呈现出河水清澈、周边环境优美的景象。 林志鹏 陈 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