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于蓝) 她坚守特教岗位近十四载,指引听障儿童走向康复之路;她穿梭于大街小巷从不间断,为无数家庭带去温暖和希望。她叫王婕,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听力语言康复部部长、市蓝天义工协会的发起人。
坚守特教近十四载 指引聋儿走出无声世界
1995年,王婕投身残疾人工作。2001年4月,她来到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任特教教师,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特教生涯。
在他人眼里,残儿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健全儿童一次就学会的知识,残儿可能需要老师上百次、上千次乃至上万次的反复强调方能掌握,这就要求特教老师不仅要专业水平过硬,而且必须具备爱心、热心和责任心,付出更多的时间与耐心。
尽管特教并不好当,但王婕从未打退堂鼓,相反,在任教期间,她根据孩子的残疾类别和个体差异,为每位学生制定了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康复训练计划,保证了康复训练的实用性;为了能尽早让聋儿走出无声世界,回归主流社会,王婕常常开着摩托车带着聋儿到公园、超市、书店等进行实地教学,自费购买书籍进行教学和辅导。在她的不懈努力下,部分聋儿成功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并取得优异成绩。
2006年起,王婕任听力语言康复部部长,在她的带领下,部门圆满完成国家和省的各个救助项目,成为区域性的示范窗口和听力语言技术资源中心。近三年来,这个团队共为201名听障儿童提供免费康复训练服务,其中48名听障儿童康复,进入到正常幼儿园或小学就读。
志愿服务超七千小时 为千户困难家庭提供长期帮扶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王婕也热衷公益事业。2002年1月份,王婕通过网络成立我市首个自发性民间义工组织——蓝天义工协会。
蓝天义工成立半年后,王婕决定将帮扶范围由福利院扩展到各个社区,然而受知名度和认同度不高、慈善氛围不够浓烈等因素影响,起初的工作并不顺利,但无数次打击,无数次陷入困境,却没有冷却王婕内心的炽热。
十二年来,王婕的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7000小时,足迹几乎遍布汕头每个角落,调查收集了数千户困难群众的资料,分片区、分小组、点对点地为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慈善救助、扶残助残、助学帮教、夕阳关怀、环境保护、心理咨询等服务,从物质上、经济上和精神上为市区近一千户孤寡老人、残疾人、单亲家庭子女和特困学生提供长期帮扶。
时至今日,王婕仍然在残疾人工作和公益事业间“两头跑”,个中甘苦,兴许旁人难以体会,但她所带给这个社会的美好与希望,却感动、鼓舞着无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