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魏盼生)去年我市遭受两次历史罕见自然灾害袭击,给全市水利工程造成较大损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采取强有力保障措施,全力抢修水毁工程。据统计,截至4月中旬,全市共投入水毁水利工程修复资金逾1.4亿元,已完成修复844宗(处)。澄海区、南澳县已全面完成水毁水利工程项目修复。
我市地处粤东沿海,经常遭受台风的影响或袭击,洪涝风潮灾害频发。去年8月17日,受强台风“尤特”外围环流影响,我市潮阳、潮南两区遭受“超百年一遇”的强降雨袭击,导致两潮特别是潮南区出现大面积并较高水位内涝积水,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创;去年9月23日,超强台风“天兔”严重影响汕头,是近40年来登陆粤东最强的台风,也是去年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据统计,“8·17”洪涝灾害受损水利设施563宗(处),直接经济损失约11686万元,项目修复资金测算约11844万元;“天兔”强台风受损水利设施331宗(处),直接经济损失约25656万元(含保税区10000万元),项目修复资金测算约25536万元。
为加快受损水利工程灾后重建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委、市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省的补助,省、市共投入4000多万水毁工程补助资金。各区县、各相关部门动员一切力量,多方筹集资金,采取各项强有力保障措施,全力抢修水毁工程,加强督查,总体进展顺利。
目前,我市已提前进入汛期,各区县正集中全力打好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工作攻坚仗,争取在主汛期到来前全面修复完成,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