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潮南成田镇简朴村有个“爱心粮仓”

  图为粮仓管理员在清点存放的大米。 本报记者 孙欣欣 摄

  潮南区成田镇简朴村的贫困户,已经十余年不曾饿过肚子了。因为在该村村委会办公楼,有一间10多平方米、长期堆放着几百袋大米的“爱心粮仓”,村里任何一个困难家庭,只要家里缺粮了,都能来这里免费领取,而需要做的仅仅是在“粮仓”管理员的本子上签个名字。

  “这个粮仓是村里在外经商的企业家捐资建成的,目的在于帮扶生活窘困家庭,解决贫困村民的温饱问题。”简朴村党委副书记李壮彬告诉记者,简朴村是人口大村,共有三千多户近两万人口,历史上由于交通不便,基本是纯农经济,所以不少村民都选择走出家门到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打拼,近年来一些事业有成的简朴村籍企业家回乡省亲时,了解到当地一些村民特别是一些孤寡老人、残疾人由于失去劳动能力,日子过得较为艰难。于是,2003年,一直热心乡里公益事业的企业家李先生做了表率,每年捐款60万元让村委会干部购买大米等爱心物资,常年供应村里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就这样,这个“爱心粮仓”建了起来。在李先生的爱心感染下,村里多位热心企业家也都慷慨解囊,使得“爱心粮仓”能够长期供应,十余年来从不“断粮”。

  为了规范管理,村委会为村里400多户困难家庭建立了一个名单,并给“粮仓”雇了一名专门的管理员,除了负责做好米、油等爱心物资的发放记录,还为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家或残疾人定期送米上门。

 

  日前,记者跟随管理员李添明来到80多岁的村民镜姆家中,李添明从摩托车上抱起50斤重的大米放在餐桌旁边。李添明告诉记者,像这样每月一次的送米行动已经持续了十余年,“刚开始送那时候镜姆还能偶尔下床走动,这几年已经完全走不动了。”

  “粮仓平时库存的大米有四五百包左右,管理员每天都上班,村民随到随取,一般是根据家里人口多少一次领1至3包大米,库存不足了就通知米行送过来。”李壮彬介绍道,“另外,在每年的端午、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村里都会举行统一的发放活动,包括大米、食用油、棉被等。” 本报记者 孙欣欣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林敏秦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混战六合彩(第三集)

二个臭姿娘(第三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