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汕头温州媒体唱响同一首歌 潮商温商论坛圆满举办

  图为本报向温州日报总编辑杜宇(左)和温州晚报总编辑薛元(右)赠送象征新闻联动的“双马驰骋”潮绣。

图为潮商温商论坛场面

  温州商人不远千里来汕还款一事经《汕头日报》等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持续“发酵”。作为《汕头日报》和《温州晚报》新闻联动的“重头戏”,11日下午,“潮商温商论坛”在温州广电演播厅举行。同样以拼搏善商扬名于世界商业之林、同样将诚信作为经商立业的不二守则的温商、潮商精英齐聚一堂,思维火花碰撞,对两大商帮蕴含的“诚信、友善、宽容”等价值观进行生动阐释,为大家竖起了触手可及、真实可感的榜样,构筑起提升潮商、温商美誉度的新起点。

  论坛上,温商谢岩斌和他的债主之一、潮商辛扬德再次相聚,谢岩斌再次讲述了“千里还款”背后的心路历程,他和辛扬德还一起回顾了两人结下深厚情谊的动人故事。谢岩斌表示自己只是百万温商的普通一员,从小他就受教于诚信,同时也养成了说到做到的性格,此次还债也是必然。而辛扬德则坦承,一个人活着不仅仅是挣钱,而且要有诚信友善的商业道德。在“千里还款”这个诚信故事里,谢岩斌是在履行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更是在向社会彰显这一种朴素的品格,那就是诚信,而潮商辛扬德、林榜雄则充分展示了其“经商文明诚信、待人包容友善”的可贵精神,使得全社会对汕头这个百载商埠的纯朴人文底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论坛上,两大商帮代表展开了热烈的探讨,观点碰撞着、思想交融着,共同播撒诚信种子,集聚向上正能量。温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胡剑谨在论坛上对《汕头日报》和《温州晚报》两地新闻联动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表示充分肯定,并表示诚信正是连接温州汕头两地的共同价值追求,温州要继续坚守、继承和弘扬诚信精神,树立诚信形象。

  论坛上,温州市委宣传部向谢岩斌颁发“最美温州人”证书,谢岩斌同时还获颁“诚信温商”荣誉奖牌,温州市工商联、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广电传媒集团联合为潮商辛扬德、林榜雄颁发“友善潮商”荣誉奖牌。

  ■ 潮商代表

  浙江省广东商会常务副会长、潮商许志鸿:

  “得黄金百,不如潮商诺”

  我是一名在浙江发展的潮汕人,也是一名潮商。知道谢岩斌这件事情的第一反应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是由于时间久了,很多人会找诸如联系不上、欠条丢失等等原因而不去还钱、赖账,但谢岩斌能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来还这个钱,这是谢岩斌难能可贵的地方,值得社会各界学习。

  李嘉诚先生说,诚信是资本。我作为一名在浙江发展的潮商,可以说真正体会到这一点。因为诚信是做人的资本,也是做事的资本。我是做外贸生意的,交易之前双方要有诚信,交易才能成功。可以说有诚信的话,能做到放大资本,也就是100万的资金能做到1000万的生意。如果没有诚信,100万的资本或许只能做30万的生意。

  在浙江的潮汕商人,大家都非常讲究诚信,可谓“得黄金百,不如得潮商诺。”很多年前我们去了浙江兰溪的一个企业,企业老板一听说我是潮汕人,立刻拍板生意成交。作为潮商,不仅感到自豪,也觉得诚信必须传承好。几年前棉纱涨得很厉害的时候,很多客户取消订单,但是我们潮商都没有取消,按照合同原价与客户成交。企业诚信了,客户也会跟着企业。对客户诚信、对供货商诚信、对员工诚信,企业发展的天地就广了。

 

  ■ 温商代表

  诚信生意越做越大

  让客户心里踏实企业以诚信留人

  欧拉姆阀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志远:

  诚信生意越做越大

  最近常常在媒体上看到谢岩斌的事迹,内心很感动,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的企业内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对不隐瞒自己做坏产品的员工不罚,但是对做坏了隐瞒的则要重罚,因为不能因为隐藏错误而犯了失信的错误。温州要把诚信放在第一位,生意一定会越做越大。

  绿森数码副总经理蔡雷云:

  让客户心里踏实

  我们目前是温州电子商务企业总货到付款成交量较多的企业,除了承诺七天无条件退款,即使客户没有要求,依旧坚持对所有销售商品开发票,保障行货,就是让客户心里有保证。

  温州市新生代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朱丹:

  企业以诚信留人

  父辈都是凭着诚信把企业一步一步做大做强。从小就觉得诚信十分重要,作为新生代的企业家,应该以诚信为处事做人的一个原则。企业应该诚信待人,以诚信留人。企业失信于员工,将流失人才。以诚信对待员工,才能使得企业有凝聚力。目前自己的企业10年以上的员工有近40%,这就是企业诚信对待员工的结果。

  “山中居”超市负责人潘淑曼:

  被信任很开心

  我在温州开设一家无人值守的小超市“山中居”,我们感觉,如果我们被信任,我们很开心,因此尽管初衷是节约成本,但同时也想表达客户是被充分信任的。试验运营以来,效果很好,总共盘点了4次,有一次钱多了,有3次是账目对的。总之,从开设至今没有丢过什么东西,但收获最多的是满满的感动。

  汕头澄海纺织与服装协会会长林庆欢:

  诚信的人总能交到朋友

  诚信不仅是金,更是无价之宝。诚信不是一代人的事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与传承。

  诚信,说老土些便是老实做人。有人说,老实人会吃亏,诚信可能会吃眼前亏,但最终肯定能享福。我经商30多年,历来都是以诚信为本,像任何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经历挫折一样,诚信的种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必定经历风雨的考验。

  潮汕文化有吃亏是福的理念,无数事实说明,只有诚信才能带来更大利益。谢岩斌为什么走到哪里都会碰到好人?这是诚信的结果。不诚信的人会处处碰壁,而诚信的人总能交到朋友。

 

  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

  诚信友善连接汕头温州共同价值追求

  温州汕头两地的朋友们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诚信这个话题,我感觉非常有意义。潮商作为中国传统三大商帮之一,在纷繁复杂、变化莫测的市场竞争中,与时俱进、应时而变、勇立潮头,在世界商业史上具有良好声誉。和潮商一样,年轻的温商一直将诚信作为必须坚守和秉承的道德品质。

  这次,谢岩斌千里还债,充分体现了温商、温州人、温州的诚信形象。应该说谢岩斌既是温商中的一个典型,同时也是其中的普通一员,因为诚信历来都是植根于温州人的文化基因之中:从1926年宁愿损失三分之一资产而丢弃劣货的企业家吴百亨,到2011年兑现“有限公司承担无限责任”的新疆德汇实业集团董事长钱金耐,从替子还债的诚信老爹吴乃宜,到今天千里还债的温州商人谢岩斌,温州人在对温州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中,坚守、继承并弘扬着诚信精神。

  这次在温州举办温商潮商特别对话活动,就是要为温商、温州人、温州的诚信正名,就是要用诚信连接起温州和汕头两地共同的价值追求,就是要通过谢岩斌这样平凡而美好的故事,继续用诚信引领温商、温州人、温州的事业发展。

  我希望,全体温州人能继续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诚信的坚守中实现事业发展,在对诚信的继承中撒播道德种子,在对诚信的弘扬中提升思想境界,树立好温商、温州人、温州的诚信形象,为温州“赶超发展再创辉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汕头温州为舞台 以潮商温商为主角

  两地媒体唱响同一主旋律

  由温州市委宣传部、汕头日报和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等主办的“潮商温商论坛”3月11日下午在温州广电演播厅举行,将《汕头日报》和《温州晚报》的新闻联动推向高潮,两地的新闻工作者也因为新闻联动激情碰撞、擦出“火花”。温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胡剑谨出席论坛,她对《汕头日报》和《温州晚报》两地新闻联动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给予充分肯定。

  《汕头日报》邀请了潮商代表与温商同台对话,并派出了采访团对论坛和两大商帮进行深入采访。

  早在央视2月13日新闻联播播出“千里寻人只为还债”之前,《汕头日报》在2月9日头版较早报道了这一新闻事件。央视报道之后,《汕头日报》和《温州晚报》随即启动紧密的新闻联动,实现采访互动,资源共享,相互宣传两市亮点。从2月9日至今,本报运用消息、照片、通讯、专题、专访、短评等多种形式,就事件体现出来的潮商和温商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发表稿件超过20条、总字数近2万字。《温州晚报》派出两名记者到汕头澄海作了深入采访和连续报道,从不同的视角透视新闻事件。谢岩斌、辛扬德、林榜雄的诚实、友善、宽容大度的形象引起汕温两地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

 

  《汕头日报》总编辑洪悦浩:

  把新闻写在汕温两地人民心坎上

  千里还款的故事,细细品味起来,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戏剧。《温州晚报》和《汕头日报》新闻联动,正是成为传递正能量的“放大器”,让“千里还款”的正能量像水波纹一样在两地持续扩散。做这样的新闻,我们觉得很快乐。

  汕头、温州两市渊源深厚,一个是经济特区,一个是沿海开放城市,同样民营经济发达。潮商、温商血液中同样流淌着团结、拼搏、诚信、友善的秉性,共同的梦想促使潮商和温商成为几十年来不曾间断的友好生意伙伴。很高兴我们的新闻联动能够成为连接两地友谊的“爱心桥”和两个商帮共勉互励、谋求共生的一个契机,让他们更加建立起互相信赖的伙伴关系,最终达到互利共赢。

  潮商和温商在新闻联动中擦出友谊“火花”,汕头的报业也在和温州报业的联动中擦出了新闻的激情。共同的责任担当,共同的新闻追求使得两大媒体很快产生了共鸣,两报在版面上遥相呼应,导向清晰、步步深入,双方媒体实现了新闻资源整合共享、互惠双赢、效应持续、双城共振。把新闻写在人民心坎上,是我们共同的办报追求,两地新闻联动得到了读者的最广泛响应,许多温商潮商天天都追着我们的新闻联动看。做这样的新闻,我们的报纸才更加深入人心。

  厦深铁路开通拉近了两地的时空距离,新闻联动拉近了两地人民的情感距离,通过新闻联动而结下的深情厚谊将历久弥新,我们将把潮商、温商诚信、宽容、友善的精神弘扬和传承下去,并继续为增进两地交流、促进两地更进一步合作发挥更大作用。

  《温州晚报》副总编辑王向愈:

  新闻从业人员一次道德升华

  谢岩斌千里还债的新闻价值最先发现的是汕头的媒体,你们的新闻的敏感值得我们学习。在这一事件发生、发酵过程中,《温州晚报》和《汕头日报》对谢岩斌的故事又作了新闻联动报道。我们派出两名记者远赴汕头澄海作了深入采访和连续报道,从不同的视角透视新闻事件,在信息量上和主题上进一步升华。

  这一事件发生后如何报道,在我们采编内部也有不同声音。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值不值得我们大力报道,是不是炒作?还有怎样还钱的问题,18年前的18万元和现在的18万元不能等值。但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新闻事件,都不能脱离现实的新闻背景:当前社会上还存在着诚信缺失、信用危机等现象,也确实存在着讲诚信的人吃亏,不讲诚信的反而得利这样的状况。因此,谢岩斌千里还债更加具有新闻价值。虽然谢岩斌做的事情很普通、很平凡,在百万温商当中,谢岩斌更是普通、平凡。恰恰就是这种普通与平凡才更具有典型意义,更具示范性和榜样作用,也能使读者感到可亲、可敬。

  谢岩斌是条硬汉,当年经历过很多苦难,现在事业刚刚有起色,还远远不算富裕。这个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还债,这比“衣锦”了才还乡、富贵了才还债要可贵得多。而对于媒体来说,此次采访报道也是对新闻从业人员道德的一次陶冶和升华。我们将继续发挥媒体的作用,在报道典型以及道德模范等方面发挥正能量的作用。

  本报与温州报业同行

  座谈交流

  本月11日至12日,本报采访团利用前往温州与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合作举办温商潮商论坛的机会,在总编辑洪悦浩的带领下,赴温州日报报业集团考察交流,与报业集团、《温州日报》、《温州晚报》领导座谈,学习借鉴温州报业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本报新闻宣传和报业经营水平。

  汕头与温州人文相近,报业格局类似。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在资源整合、报业改革、集团化运作、主题报道、文化产品出口等方面成效显著,温州报业集团也成为区域性传媒的“领跑者”。本报采访团实地走访了《温州日报》和《温州晚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方立明会见了本报采访团,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兼《温州日报》总编辑杜宇、温州晚报总编辑薛元等分别与本报温州采访团一行座谈交流,详细介绍了《温州日报》、《温州晚报》在采编制度、队伍建设、绩效考核、报业经营等多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特别介绍了新形势下报业如何转型升级、如何结合中心工作进行策划宣传以及如何与各个区县互相配合、共同宣传的具体做法。汕头、温州两地的新闻媒体同行还就报纸采编、队伍建设、考核激励机制、新闻合作等方面做了探讨。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蔡英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抓鳖-2011贺岁片

潮汕爆笑喜剧:撞车-2011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