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年流行一个词——“女汉子”,指的是性格豪爽、独立的女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男女地位观念改变,越来越多以男性为主的职位开始注入女性力量,生活中,像通宵坚守岗亭的女保安、器械健身女教练、指挥交通的女交警、市政清疏的女工人等,她们从事的职业都很“男性化”。
今年“三八”妇女节,我们一起走近那些干男人活的“女汉子”,倾听她们工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感受她们的坚强、独立和给广大女性带来的正能量。
通宵坚守地下车库岗亭
小区女保安“两班倒”守一方平安
阳光海岸住宅小区拥有近万人口,是汕头规模较大的小区之一。整个小区有19个门,配备了21个岗亭,其中有3个地下车库岗亭是由“女汉子”站岗,张俊红就是7名女保安中的一员。
今年40多岁的张俊红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一些,皮肤保养得也很好。谁能想到,她的工作竟是两班倒,一个月里有一半时间得通宵站岗。在车库岗亭,保安员负责的是登记核查进出车库的车辆,按规定收取相关停车费。轮到值晚班,女保安就得从下午6时半一直到翌日早晨7时半,这13个小时里,除了去洗手间外,她们都不能离开岗位,就连吃饭也只能在岗亭里吃。漫漫长夜,即便进出车辆减少,张俊红她们也不能合眼打个盹,冬夜冷夏夜热,她们都得默默忍受,强打精神守好车库的第一道防线。
昨天中午11时多,适逢学生放学、业主下班回家的时间,阳光海岸三区2号车库出入口进出的车辆络绎不绝。刮风的天气让穿着单薄制服的张俊红不时打起哆嗦,原本单位配发了长款的棉袄外套,但张俊红嫌穿上之后干活麻烦,索性不穿。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张俊红的脸上总是挂着亲切的笑容。在车库岗亭这样的岗位上,偶尔也会碰到工作不配合的业主,或一些外来车主找麻烦,但张大姐有她独特的处理办法——始终面带微笑,礼貌有加,化干戈为玉帛。“微笑也是我保持好心情、调节工作压力的方式。”说到这里,记者终于明白,又得通宵熬夜,工作压力又大的张俊红精神状态竟能如此好,皮肤也保养得这么好,微笑就是她的“独门武器”。 本报记者 方晓F 摄影报道
最多一天掀32个窨井盖
市政清疏女工干活“巾帼不让须眉”
印象中,既重又累的体力活是男人的事,可在市政排水二所,清疏下水道的女工却占据整支队伍的九成,她们挑起班组的大梁,20多年来奋战在清疏一线,哪里有下水道堵塞,哪里就能看到她们的身影。
春天的早晨7时多,空气中透着丝丝寒意。市区跃进路上,七八个身着黄色工作服的清疏女工分工合作,用工具清理地下淤积的杂物。近年来广泛采用的混凝土窨井盖,虽然价值不高利于防盗,但井盖四周容易锈蚀与混凝土路面“粘”在一起,难以掀开。许鸿真和工友三人同时高高举起铁铲,利用自下往下的冲力敲击地面,把井盖震松打开。一下、二下、三下……不停地冲击力终于打开了几十斤重的井盖,而此时女工们的额头上早已渗出汗水。
下水道捞起的乌黑杂物散发着浓烈异味,但许鸿真和她的队友们早习以为常,干活时连口罩都不戴。许鸿真1982年进入市政清疏队,一干就是32年。回忆起当年的“英雄岁月”,许鸿真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最多时她曾连续掀开32个、每个数十斤重的窨井盖,再清理、搬运下水道中淤积的垃圾杂物,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男人逊色,下了班虽然“腰酸疼得厉害”,但稍作休整第二天就继续干活,堪称“女汉子”。
这群上世纪80年代入职的清疏女工一个个迈入中老年,也陆续进入退休的年龄,现在我市的一线清疏队伍中更多的是年富力强的男工。许鸿真说,回想这么多年的从业经历,最欣慰的是社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理解和尊重,有时听到市民“辛苦了”的问候,她心里充满温暖,“再怎么劳累,也是值得的”!
本报记者 林彦恂 摄影报道
身上肌肉比男士还结实
健身女教练浑身充满男子气概
肌肉健身似乎更多是男人的嗜好。不过在汕头这个领域中,活跃着一名“女汉子”——34岁的女教练牛牛专门执教力量型健身器械,身上的肌肉比男士还结实。
牛牛除了教瑜伽等课程外,平时也有不少学员特地找她进行塑形训练,其中不乏男学员。牛牛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注重健身,特别是三、四十岁的女性对自身形体要求高,便会想通过力量型器械训练来让自己的身体拥有更完美的线条。有女学员甚至会指着牛牛说:“我就是想要塑造成她那样魔鬼般的身材!”
20出头时牛牛就开始进入健身行业。她表示,以前看健身小姐比赛时,便心动于舞台上佳丽们的肌肉线条。2007年她也报名参加了全国健身小姐的比赛。为准备比赛,牛牛当时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训练,体重一个月减掉30斤。“当时是很累,不过很亢奋!”现在牛牛每周会有十几节课,平常除了上课外,日常锻炼也是少不了,她称自己现在对运动已经停不下来。
越来越多“上班族”久坐缺乏锻炼,一到健身房就迷恋健身器械。牛牛说这是女性健身的误区,她建议要用科学的健身方式,让运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份子。“不强迫自己的身体,只要是自己喜欢,就可以坚持!”牛牛教练如是说。
见习记者 纪金娜 魏青 摄影报道
马路中央的“汕头警花”
她们与男交警一起并肩作战
在中心城区的道路上,有一道亮丽“风景线”,那就是由10多名女警组成的“女子交警岗”。每天流量高峰期,金砂—金环、金砂—东厦、黄河—嵩山这3个主要路口,英姿飒爽的女交警总会走上路中央的交通指挥台,以漂亮的装束和规范的手势指挥疏导交通。
汕头“女子交警岗”成立时正值去年夏季,每天下午五六点气温仍高达30多摄氏度,在路中央的指挥不到几分钟,警服便被汗水湿透。更“可怕”的是,毒辣的紫外线还会伤害皮肤,这对于天性爱美的女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严峻考验。尽管如此,警花们没有退缩,她们与男交警一起,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刮风下雨,依然坚守在交通指挥一线上。尽管工作非常辛苦,但她们无怨无悔。
本报记者 刘婉萍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