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3日,《汕头都市报》创刊15周年之际,在广东潮剧院的大力支持下,本报编辑部将为读者奉献一场精彩的经典潮剧《告亲夫》,都市报订户及70岁以上读者可凭证件免费领取门票两张。
领票地点:汕头经济特区报社都市报办公室;领票时间:明天起上班时间。戏票数量有限,赠完即止。
作为潮汕群众家喻户晓的潮剧经典剧目,潮剧院一团的名角们将如何再次精彩演绎《告亲夫》呢?近日,本报记者“探班”剧组,进行了一番深入的采访。
潮剧《告亲夫》之所以历经半个多世纪长演不衰,除了广东潮剧院演员集体高超的艺术水平之外,剧情的扣人心弦,情节的催人泪下以及人物形象的有血有肉,也是其赢得观众强烈共鸣的主要原因,而最深入人心的舞台形象之一,当属剧中的“文淑贞”一角。本次出演“文淑贞”的,是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张怡凰,她是继郑建英之后舞台版第二代“文淑贞”。演出之前,张怡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这是一个充满大爱大义、浑身洋溢正能量的完美女性形象。”
张怡凰告诉记者,她首演“文淑贞”一角始于十几年前,而1999年出版的首个个人专辑里,就收录了她在《告亲夫》中的二段唱“三圣母”和“清官难断家务事”。文淑贞出身大家闺秀,是一个传统的“贤妻良母”形象,但在张怡凰的理解中,她却绝非“无才便是德”的家庭妇女,而是既知书达理、贤惠豁达,又刚柔相济、大义果敢。因此,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张怡凰力求突出其“大义大爱”的一面。
“闺门旦”行当出身的张怡凰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女性形象,塑造“文淑贞”一角,她在角色定位上强调一个“正”字,采用的是“闺门”跨“青衣”的表演。人物刚出场时,文淑贞是一个名门“少奶奶”,贤良、端庄,张怡凰在“正旦”形象上做足功夫,一招一式都力求传统、规范。其中有“劝郎”一段唱,词曲旋律优美,脍炙人口,最能体现人物“柔”的一面,被张怡凰演绎得入木三分,加上规范大气的程式化表演,凸显一位豁达、宽容、贤惠、大气的“贤妻”形象;随着剧情的变化,人物命运也大起大落,面对丧尽天良杀人灭口的丈夫,文淑贞大义灭亲,与公爹“对簿公堂”,此刻的张怡凰在表演上动作趋于奔放,唱腔更显张力,掷地有声,展现的是一个正气凛然、嫉恶如仇的巾帼形象。
张怡凰在虚心请教前辈、借鉴前人表演的基础上,不断揣摩角色,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并在唱、做、念等环节上一丝不苟,力图向观众展示一个更加丰满、立体、完美的“文淑贞”形象。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