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丹丹)由于目前我市居民医保门诊报销未能“下放”到村卫生站,不仅加重了群众的医疗负担,同时也不利于公共卫生服务在基层的推广,致使全市基本药物制度普及率低下。
据了解,2010年潮南区在卫生部门推行村级卫生站门诊报销,共有150多个村(居)定点卫生站实施了农村居民门诊报销制度。在推行期间,体现了便民、利民、惠民,提高农民参合率的良好效果,受群众好评。然而,自2012年1月农村居民医保职能划归社保部门之后,由于我市社保职能部门的医保电脑信息系统未能延伸至村卫生站,市相关部门未及时出台村级卫生站门诊补偿政策,使农村居民门诊报销仅限于镇级卫生院门诊。而由于居民医保门诊报销在村卫生站“断档”,村民看病报销需要到镇级卫生院门诊,这一方面加重了群众的医疗负担,给群众带来诸多不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公共卫生服务在基层的推广,致使全市基本药物制度普及率低下。尽管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但村卫生站医保门诊报销制度却迟迟未能恢复。
业内人士呼吁,应尽快落实推行村级门诊补偿,将门诊补偿推行到村(居)定点卫生站。这将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障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实现村卫生站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社保门诊报销的三位一体,形成就医群众、村卫生站和镇卫生院的密切工作链条,实现镇村一体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