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五胞胎都长高长大了……”日前,当记者专程赶赴潮阳棉北林梅庄纪念小学,采访正在这里就读五年级的五胞胎时,引来了众多老师和家长们的啧啧赞叹。五胞胎,《汕头都市报》爱心路上一组闪亮的星星。自《汕头都市报》创刊15年来,无数的爱心故事、无数的爱心报道、无数的爱心救助,串起了一道心与心的桥梁,助圆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汕都之爱,照亮了求助者前行的道路,也温暖着求助者苍凉的胸膛。
2002年4月,潮阳区河溪镇南田村农妇林少华,产下三男二女五胞胎,成为我国第一例自然怀孕、自然分娩、母婴平安的五胞胎。五胞胎的降临,给这个贫寒之家带来了惊喜,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生活困难。12年来,伴随着潮阳五胞胎的出生、养育和成长,发生了许多感人的爱心故事。其中,汕头市政协委员、潮阳乡贤陈桂洲先生夫妇,自2004年起开始资助养育五胞胎,爱心延续至今长达10年。在这漫长的爱心旅程中,《汕头都市报》对五胞胎给予了持续12年的爱心关注,累计发表了爱心报道数十篇,被全国逾百家传媒转载,用汕都之爱,为五胞胎搭建起生命成长的安全之舟。
2004年8月,《汕头都市报》正式推出“爱心连线”版,至今已有10年。它,是贫困学子的希望之桥,连结贫病患者的救命之线,是身陷困境者的爱心甘露。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通过本报的“爱心连线”版,有逾千人次的贫病患者获得了救助;有数百人次的困境者解了燃眉之急。仅2013年,由本报率先倡导的救助困境儿童爱心行动,获得了汕头市公益基金会、汕头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等众多爱心单位、机构和热心人的热烈响应,全市有近千名困境儿童获得了各项资助。“爱心连线”版,用一个个的爱心报道,串起了传媒与读者的心灵之桥,从被读者认可的特色栏目,发展演变成《汕头都市报》民生品牌,充分体现了《汕头都市报》关注民生、爱心圆梦的办报风格,温暖着读者,也照亮着前方。
林淑惠,是《汕头都市报》爱心之旅的那一个小主角。14年前,上小学才7天的她突发急性淋巴白血病,贫困的妈妈来到都市报求助。本报随即发起了爱心募捐活动。在短短不足1个月的时间里,为救治林淑惠募得善款20多万元,使她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此后,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通过本报,社会各界对这个贫病女孩展开一场持续的爱心接力救助: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专家林若玲,给予林淑惠持续3年多的爱心诊治;长厦小学师生组成“学雷锋小组”,帮她补习功课;东厦中学全额减免她的初中学费;金平职业技术学校破格录取她入读家居设计专业,还帮助她找到了一份设计工作……延续14年不离不弃的爱心关注,照亮了林淑惠人生的前程,使她得以凭一技之长立足社会,顽强而幸福地生活着。
用光明驱赶黑暗,以温暖融化坚冰。汕都之爱,仍在延续。近期,我们将组织爱心企业向贫困人士赠送“免费爱心午餐”,组织爱心企业向海岛学子赠送《汕头都市报》精神食粮。
本报记者 肖彤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