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不离不弃30载 风雨家庭见彩虹

林经荣帮妻子按摩经络

编前话

春节期间,央视播出“家风”栏目,通过一个个纯朴的生活故事、一条条传承的朴实家训,诠释了当下正在学习与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栏目唤醒好多人的记忆,更引起好多人的思考。有海滨邹鲁、百载商埠之誉的汕头,民风纯朴、人文独特,更有许多值得挖掘和弘扬的家风。这些“家风”为建设美丽幸福汕头添砖加瓦,生动的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汕头好家风”,敬请垂注。

林经荣,龙湖区珠池街道一名正股级干部,近30年来,他不离不弃地照顾截瘫长期卧床的妻子,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两个儿女,以乐观坚韧的态度面对人生。在他的熏陶下,两个儿女也传承了父亲患难与共、坚强勤俭的传统美德,一同帮助父亲照顾母亲。历经岁月的磨难,这个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家庭如今苦尽甘来,尽享四代同堂的幸福和欢乐。

横祸突降年轻妻子变瘫痪

今年62岁的林经荣出生于妈屿的一个渔民家庭,少年时身体羸弱遭遇病痛困扰多年,却仍然凭借着坚强意志完成了中学、函授大学文秘专业。1993年通过考干调入珠池街道工作。1976年,林经荣同岛上居民许美卿结婚,婚后生育一男一女两个小孩。此时的他,想到自己从小生活坎坷,如今工作顺利、家庭美满,心想终于能过上幸福的日子了。不料,一个横祸突然降临他的家庭。1985年4月的一天,29岁的许美卿在做短工挖山土的过程中,突然山土崩塌,将她整个人压在山土里。经过抢救治疗,许美卿虽然保住了性命,却被医生告知,下半身失去知觉,从此可能要瘫痪卧床一辈子。而这时,两个孩子一个8岁、一个6岁。林经荣懵了,看着大小便失禁瘫痪在床、时刻需要护理的妻子,看着年幼的孩子,还有年老的父母,这样的家庭该如何支撑下去!林经荣对自己说:“不能倒下,一定要撑起这个家!”从此,他开始了悉心照顾妻子、抚养儿女、孝养父母的艰难岁月。

悉心照顾妻子几度摆脱死神

年轻时手脚麻利的劳动能手许美卿刚开始并无法接受自己瘫痪在床的事实,当她躺在床上眼巴巴地看着丈夫家里家外忙个不停,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老人,还要给自己端屎端尿的,她认为自己给丈夫造成拖累,几度产生厌世情绪。是林经荣的及时开导和安慰,才慢慢帮助妻子树立起人生的信心。为了不让妻子因长期卧床造成肌肉萎缩,林经荣专门学习了一些医护知识,每天为妻子活动筋骨、按摩。妻子由于长期卧床容易长褥疮,伤患处经常出现反复和恶化,在林经荣的精心护理下每次都得到恢复痊愈,好几次将妻子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多年来,林经荣一直靠着自己的工资收入维持家计,长年的劳累使他自己也落下了一身毛病,但是他始终没有向单位和组织提过任何特殊要求。在单位、在人前,他始终一脸笑容,对自家的困难轻描淡写。

四代同堂好家风代代相传

在林经荣的家里,房间的门框比一般家庭的大,这是为了方便许美卿的轮椅能自由进出;屋里的电灯开关都安装得很低,坐在轮椅上就能触摸得到;不管是什么样的居住环境,许美卿总能拥有自己独立的卧室,卧室经过特殊设计之后,行动不便的许美卿靠在床上就能拧开水龙头,洗手洗脸就不再困难。而林经荣则跟80多岁的老母亲一同挤在一个小房间里,母亲睡下铺,他自己爬上铺;许美卿的卧室跟林经荣的卧室是打通的,一有动静马上就能听到。在林经荣的家,每一处的设计都是以许美卿的方便为原则。在这个家庭,尊老爱幼、坚强勤俭已经成为代代相传的家风。儿子和女儿打小就学会煮饭、自力更生,女儿十几岁时就知道一边顾着学业,一边挤时间回家照看母亲。成年后,帮妈妈洗澡就成为女儿每天的任务。就算出嫁了,也不忘时时回家探望奶奶和母亲。儿子则成为父亲的好帮手,当父亲已经无力独自搀扶母亲下床时,年富力强的儿子就派上了用场;就算娶妻生女,儿子也没有“自私”地自立门户,而是帮助父亲分担照顾母亲的责任。就连年仅11岁的小孙女也打小耳濡目染,有好吃的东西懂得先拿给奶奶吃;当奶奶伸手取东西够不着的时候,小孙女看见了也会懂事的帮奶奶递把手。看着儿女孝顺,孙女乖巧,林经荣深感欣慰和自豪。在这个历经风雨的家庭里,有了孝道、亲情的支撑,却令人感受到如此的丰满和温暖。

本报记者 周敏 摄影报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郑钟展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私房钱-2011贺岁片

2012年贺岁小品:婚姻变奏曲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