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方晓F)十多平方米的公用绿地,被篱笆围了起来,还盖上了遮雨棚,四周种上花草,每天用来停车——这是广厦新城葵花园小区里比比皆是的“私家车库”,对此,附近居民又气愤又无奈。今年汕头“两会”期间,有市政协委员呼吁整治中心城区公地私用乱象,还地于民,让“建设美丽汕头”不再是一句空话。
中心城区日趋严重的公地私用乱象问题由来己久,“你占我霸”乱搭违建抢占随处可见,居民居住区“圈地”成风,公地成私地,“变身”多功能,使汕头有限的公共空间逐年缩小,而私家“领地”面积不断扩大,无论地上通道、绿化带,还是楼顶天面、阳台铁罩,都是抢占空间。由于职能部门管理不力,乱搭乱占歪风越刮越大,致使人行道不断“消失”,消防通道也常被“封死”,绿化地成私家“花园”、“厂库”,造成中心城区公共利益不断被侵占,陷入愈演愈烈的“怪圈”,针对这个问题,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黄锐辉和翁梅梅提交了提案《关于整治中心城区公地私用乱象,建设美丽汕头的建议》。委员们走访了市区多个地方,目睹多处公地私占的现象。包括海棠园22、27幢占用绿化地搭建车库;椰园15、18幢楼下,公共绿地被圈占成了“私家宅地”;石榴园28栋楼下空地盖起了水泥洋灰平房,16、17栋的空地包括其中的小区绿化树都被圈围了起来,成了“私家花园”等。其中,委员们认为海棠园片区侵占公共绿地情况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该园多处空地无一幸免——36、37、39和40、41栋各居民楼彼此间的间隔空地,均被圈围了起来,连成一片“花园”;25栋楼下空地被圈围成花园;43、44栋之间的空地被用一人高的铁栏圈围了起来,置放上石床、石椅等,成了一处私人的休闲花园。
针对这些问题,政协委员黄锐辉、翁梅梅建议,首先城管部门应主动作为,切实做到公正执法,提升政府公信力;其次要从制度上完善对公地私用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城市公共空间和住宅小区的常态管理,强化监管力度,落实责任制。借鉴《北京市住宅外部设计导则(试行)》办法,对“危及自身或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妨碍城市规划控制的通信、交通、消防通道的”,从速整治整改;对业主私自占用公共面积进行违章乱搭乱建的,对公共安全、消防安全等存在重大隐患的,要求其必须尽快彻底折所有违法建设,遏制汕头中心城区过度乱搭违建“圈地”歪风;对管理不力,并且参与公地私用的物业管理部门,予以取缔。严重违法的,移交公安机关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