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委员们继续进行分组讨论,围绕发展高铁经济、搞好城市卫生、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等有关潮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热点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
本报记者 徐晓芝 黄晓泳 龙兰
厦深高铁的开通,给我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高铁经济成了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华侨港澳台同胞联络组的政协委员认为,厦深高铁开通,对我市融入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主的海西经济圈,加强与台湾的经济联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谢鸿洲委员首先提出,潮州应该加速与台湾的旅游合作,把打造“粤东生态环保最好城市”作为契机,让生态建设和潮州的人文融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窗口,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沈少波委员则提出了“以工转贸”的观点,认为潮州应把传统以“工厂”为主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化成以“贸易”为主的经济模式,建设更多产品展示窗口,将潮州的特色产品展示给游客,带动潮州的贸易发展。
厦深高铁潮汕站建在潮安区境内,如何发挥区域优势,加快潮安高铁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步伐,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这是潮安组政协委员们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政协委员陈宇提出,要根据区位特点和优势,做好科学的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分期分步推进建设。陈宇说,首先要推进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营造硬环境。其次,要推进潮安特色产业园区、梅林湖旅游商住区和潮汕站区商贸物流中心的建设,打造优越的“两区一中心”发展平台。此外,还要抢抓“高铁旅游时代”带来的契机,积极扩展旅游新市场,谋划区域合作新机制,做活“引客入潮”文章。黄宏■委员则提出,加快潮安高铁经济区规划建设,最重要的还是要“练好内功”,把各种硬软件设施做到位。他建议,职能部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更加公开透明,同时简化审办手续,特别在税收和服务方面要制定更加优惠政策,以更好吸引外来投资者。
高铁的开通将有力带动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但提案组的委员们却看到相应设施不配套,存在的停车难、交通路网不畅通等问题,建议政府应该从长远发展做好规划,积极推进,确保有效执行。邢映纯委员指出,目前旅游观光线路的开通、公交线路的接驳等还没有很好地完善,老市区停车仍是个大难题,像刚刚过去的春节,不少游客和导游都反映找不到停车位,这导致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更为严重。胡鹏委员认为,政府可以考虑将停车场的位置设置在古城的南北两端,通过三旧改造等项目,尽快规划、落实起来。丁文雄委员则看到交通路网存在的问题。他说:“高铁来了,可是我市的交通路网却还没有打开,特别是连接高铁潮汕站的潮汕公路,交通压力较大。”胡鹏委员也表示,近几年,我市的路网规划一直在做,但落实起来,困难重重,当拆迁遇到阻碍,原先规划好的道路便无法连通,难以形成畅通的环状交通网,车辆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流,这就导致了众多车主在出行时,不得不大量集中在某些路段或路口中转,自然也就加剧了交通压力。从长远的发展来说,政府要秉承公平、公正、安全的原则,推进城市道路规划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