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彦恂) 网络时代讯息万变,给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却弱化了人们的写字能力,“提笔忘字”、“错字百出”成了现代都市人的“通病”。针对这个问题,市“两会”期间,黄晓雯、张汉林、詹海烈等市人大代表建议,加大力度培训专兼职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把书法列入中小学校必修固定课程,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2年,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就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要求。2011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通知更强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书法教育的课程安排、教学管理、教师任职条件及资源配置等进行规划。
黄晓雯等人大代表指出,教育部早期颁布的通知已经提出,书法教育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等具体要求,但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实施。
因此,黄晓雯等人建议,由汕头市书法家协会带头创建教师队伍,对中小学校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书法教育教学专业能力,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中小学校应把书法作为必修固定课程,真正做到书法教育“进课表、进课堂、进活动”。他们建议,小学阶段各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初中阶段每周安排1~2课时的书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