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2月19日上午9时
地点:汕头宾馆潮阳区代表团
听会人:记者李岱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之以恒办好十大民生实事,加快解决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其中,有一件实事是加大残疾人救助力度。记者昨天在参加潮阳区代表团第二组的分组讨论时注意到,很多代表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建议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面救助精神病患者。
“能否增加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救助名额?”董加兰代表首先打开了话匣子。她说,一般来说,精神病人入院治疗是三个月的时间,能享受到一定的医疗补助。但由于这种病情的特殊性,出院后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康复时间。基层的医疗基础比较薄弱,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社区的防治力度,并结合各级的实际,增加医疗补助的救助名额。“建议从省、市到区各级,把精神病患者列入最低民生保障线来救助,应保尽保。”郑永钊代表认为,对于精神病患者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全方位的救助。不仅是对其本人予以医疗康复救助,而且对其家庭也应该予以一定的生活补助。
对于这个话题,陈俊凯代表深有同感并予以赞同。他说,目前全市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占了大约千分之六的比例,而且多数来自农村地区。现有的救助渠道,主要有残联的专项医疗康复救助金以及瑞海慈善金。但这些补助都远远不够。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对其本人及家庭,甚至是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加大投入,从财政上给与更多的扶持,同时要加大对精神病防治机构的投入,让其更好地为精神病人服务。此外,要充分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热心人士等慈善力量来共同关注这个群体。郑立平代表则建议,进一步放宽对精神病患者救助的范围、名额等的限制,要一视同仁对待,无论是贫困的还是未列入的,只要是界定为精神病人,都要给与一定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