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名片
千年古邑 岭南水城
上善新区 创富商埠
平安市区 文化名城
小戏之乡 国画之乡
正月十一,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榕城区联合市旅游局、市文广新局等在揭阳学宫文化广场启动“古城文化游”活动,进一步整合古城旅游资源,打造古城文化旅游聚集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
当天,在启动仪式上,市委常委、榕城区委书记刘光明挥槌敲响了第一声锣鼓,开启了“古城文化游”活动。
古城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榕城自南宋绍兴十年(1140)就设置为揭阳县城,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有“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画之乡”、“小戏之乡”美誉。辖区内有揭阳学宫、关帝庙、丁日昌旧居等3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揭阳学宫至今已有近900年历史,是全国现存第二大孔庙;进贤门、禁城(元朝)、城隍庙等20多处古建筑均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榕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北部的黄岐山森林公园和南部的紫峰山森林公园,是游客中意的两大旅游景区。而古城密集的名胜古迹和淳朴独特的民俗文化,更令游客流连忘返。近年来,榕城独特的行彩桥、赏翁仔灯活动在市、区文化和旅游部门的推介下,更是名闻遐迩;青狮舞、剪纸技艺、金漆木雕工艺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成为外地游客品味揭阳文化的内容。
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知名度
去年市区扩容提质以来,榕城区把文化旅游事业列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坚持“传承榕城历史文脉,突出岭南水城特质,保护开发建设并重”的理念,在充分保护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创意开发,发展特色旅游项目,致力把榕城打造成粤东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擦亮千年古邑的金字招牌,让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区委五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勇担“保留古邑文化,传承古城文脉”的责任,以“文”塑城,彰显古城文化魅力和品位。在强化文化资源保护的同时,要加快文化旅游的发展,围绕提升盘活文化资源,打造榕城历史文化旅游经济集聚区目标,打响榕城旅游特色品牌。区委五届六次全会在提出加强重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包装提升和传承弘扬工作,着力培育文化品牌的同时,更把在春节期间启动“古城文化游”列为今年新春的一个工作重点,提出以“古城文化游”为契机,积极争取市宣传、公安、交通、交警、电信等部门支持,加强对旅游线路规划以及景点周边交通、环境、卫生的管理,完善设施配套,着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古城文化游掀起榕城旅游热在当天的活动中,40多家来自汕头、潮州、梅州等周边城市和本地的旅行社负责人,抢先体验古城文化游线路,参观进贤门、揭阳学宫等文保单位,观看舞狮、潮剧等表演,体验行彩桥等民俗活动。在榕城古城文化游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座谈会上,各旅行社负责人纷纷赞扬一年来揭阳中心城区市容市貌有很大提升,旅游资源开发更加科学,配套设施更为完善,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他们还积极为榕城发展古城文化旅游建言献策。
由市、区文化和旅游部门精心打造的这个“古城文化游”项目,有多项独具当地民俗特色的活动,包括青狮、行彩桥、翁仔灯、金漆木雕、剪纸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表演,美丽榕城旅游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览,南枝拳、潮乐、潮剧表演等,更让海内外游客零距离体验榕城的历史文化魅力。
提高榕城美誉度,各界好评如潮
据统计,今年春节7天长假期间,市区主要旅游企业接待旅客总人数为52.5万人,过夜人数23.36万人,总收入2.56亿元。这充分展现了揭阳古城文化的吸引力。“古城文化游”启动仪式经国内各大媒体报道后,榕城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美丽的市容环境,热情好客的市民,在全国的读者和观众面前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直接提高了榕城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网友与市民们也纷纷盛赞活动办得非常好,认为此次活动意义重大。他们说,榕城的古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过去“养在深闺人未识”,古城文化游的启动将使榕城的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保护。他们希望榕城继续大力宣传推广古城文化游,进一步提高榕城的人气和名气。
岐山观察
文化联姻旅游再展古城风韵
阿 龙
眼下,一个由榕城区联合市旅游局、市文广新局主办的“古城文化游”活动正在火热进行。
揭阳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海滨邹鲁”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揭阳更有着“行彩桥”、“破门楼郑翁仔灯”、青狮舞等一批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揭阳拥有的旅游资源也不比周边城市的差,榕江南北两河相拥的古城,有着揭阳学宫、关帝庙、丁日昌旧居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批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区更有黄岐山、桂竹园两个风景名胜区;还有乔林、长美等一批风光旖旎的水乡古村落。
其实,文化和旅游之间有着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山清水秀的景区固然能令人心旷神怡,但若有文化内涵聚于山水之中,这景区不是更显灵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想,文化内涵应该就是盘活这山的“仙”吧?
九寨沟的水,在加入了一个个美丽传说后显得清灵脱俗;张家界的山,在一个个历史遗迹和传奇故事演绎下愈加奇异迷人;昆明的石林,更因阿诗玛的爱情故事而染上了神奇的色彩。因而,旅游是需要文化来提升品位的,而文化也需要旅游来繁荣市场。文化是旅游的生命力所在,只有融入了文化的旅游才能引导市场。另者,发展旅游也可以提高文化的经济效益,更好地发掘和保护文化。有识之士指出,文化和旅游的联姻,可以使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文化和旅游部门合力助推“古城文化游”,揭阳的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会相互融合,彼此共同促进。

市委常委、榕城区委书记刘光明,副市长曾瑞如共同启动“古城文化游”。 郑楚藩 摄

榕城独特的文化资源,是打造旅游产业的一笔丰厚财富。 袁建雄 摄

迎春青狮表演。 林碧鸿 摄

精彩武术表演——“万马奔腾迎新春”。 通讯员 摄

中山路、打铜街骑楼是古城一道独特风景。 黄岳平 摄

揭阳地标——进贤门楼是游客必游之地。 黄岳平 摄

游客游揭阳学宫。 黄小邓 摄

游客观赏“美丽榕城”旅游摄影展。袁建雄 摄

正月十一行彩桥“摸石狮”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参加。黄小邓 摄

粤东地区40多家旅行社负责人为“文化古城游”建言献策。郑楚藩 摄

游客参观丁日昌旧居。 黄岳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