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蔡晓丹)今年“两会”,汕头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汕头调查队向社会发布了《2013年汕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包含10个部分,内容涵盖了本市经济发展主要行业和领域、社会事业以及有关民生的方方面面统计数据。本报记者从中摘取一些“民生统计”,与市民一道叹数据,看变化。
物价往上蹭,菜价涨得最猛
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1565.90亿元,比去年增长10.0%。伴随着GDP的增长,2013年汕头人的生活水平方面也有相应提高:中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07元,比去年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97元,增长11.8%。
尽管收入增加了,但有不少市民“吐槽”:与节节攀升的CPI相比,收入增加往往赶不上物价的增长。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5%,在公布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中,仅有食品类中的油脂价格下降0.3%,其余的都呈上涨态势,以菜类价格上涨幅度最大,达14.2%。
房子卖少了,房价还在走高
和物价一样,房地产行业的消费状况和价格走势也是市民颇为关注的内容。对比2012年,去年一些数据呈下降趋势:201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2.98万平方米,下降8.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59.14万平方米,下降6.3%。尽管楼市的成交量有所下降,但价格依旧看涨——去年商品房销售金额126.34亿元,增加10.2%,其中住宅销售金额111.29亿元,增长11.5%。
市民“抢金”热,买了三亿多
2013年,哪些商品的销售额增长最大呢?
从统计公报中可以看到,2013年金银珠宝类的销售额增长最大,达157.5%,销售总额3.5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书报杂志类的销售额尽管增长118.9%,但其销售额比家具类、化妆品类还要低,仅为0.66亿元。
人口540万,移动用户604万
去年我市共迎来6.65万名“蛇宝宝”的出生,到2013年末,全市总人口540.00万人。另一个相关数据令人诧异:全市移动电话总用户远超人口总数,达604.54万户,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111.95部。另外,网民的数量增长3.4%,互联网络总用户93.71万户。
天灾频肆虐,保险忙着“掏钱”
据统计,2013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490起,死亡总人数192人,受伤261人,比2012年年分别下降21.1%、下降8.1%和下降20.7%。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全年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02,下降6.5%。
平安重于一切,对于老百姓来说,“平安钱”是最舍得花的开支。2013年全市有保险公司38家,比上年增加5家;全市保费收入50.20亿元,比去年增长5.3%。受“8·17”重大洪涝灾害和强台风“天兔”等影响,保险赔付金额大幅上升,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金额10.77亿元,增长69.2%;人身险赔付支出金额13.19亿元,增长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