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比以前轻松多了!”春节刚过,不少机关单位的同志由衷地感叹。风清气正新气象,这种改变,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作风在抓,腐败在查,风气在变。自2011年底以来,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红包”礼金专项治理行动,作为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场硬仗来打,进一步肃纲整纪。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收到主动上缴的“红包”礼金人民币399万元,港币3.7万元,总额比增近3倍。通过办案,收缴“红包”礼金80.2万元,查处党员干部16人。收送“红包”礼金的不良风气得到了有效扭转。
“对我监督,向我看齐”
“对我监督,向我看齐”——这得益于我市反腐倡廉,拒收“红包”礼金行动的 “亮剑”精神。在拒收“红包”礼金的行动中,我市各级党政领导积极表率,高位推动“红包”礼金专项治理行动。市委书记陈绿平代表市四套班子成员公开作出“对我监督,向我看齐”的承诺。并成立由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陈直河任组长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下发专项整治实施意见。
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以实际行动响应市委号召,831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4911名科级以上干部和1147名纪检监察干部向社会公开作出庄严承诺。
“六个一律”出效果
为确保“红包”礼金专项治理行动效果,市委专门出台了 “六个一律”惩戒性规定:一是凡利用职权、职务影响和工作关系收受管理或服务对象、主管范围内的下属单位或个人、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红包”礼金的,一律先免职,再按规定从严从重处理。二是凡巧立名目收取管理或服务对象、主管范围内的下属单位或个人、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红包”礼金的,一律先免职,再按规定从严从重处理。三是凡默许、授意、纵容亲属及特定关系人利用其职务影响,接受管理或服务对象、主管范围内的下属单位或个人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个人所送的“红包”礼金的,一律先免职,再按规定从严从重处理。四是凡用公款送“红包”礼金的,对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经办人一律先免职,再按规定从严从重处理。五是凡违反规定指使或授意他人送“红包”礼金的,一律先免职,再按规定从严从重处理。六是凡本单位发生顶风收送“红包”礼金行为的,一律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严肃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对收送“红包”礼金问题治理不力、查处不严的地区和部门,坚决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追究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六个一律”使收送“红包”礼金的不良风气得到了有效的扭转。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收到主动上缴的“红包”礼金人民币399万元,港币3.7万元,总额比增近3倍。通过办案,收缴“红包”礼金80.2万元,查处党员干部16人。
架设带电“高压线”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强化监督检查,架设好带电的“高压线”。在设立廉政账户,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公布举报电话,实行举报有奖制度的同时,一方面加强对具有行政审批权、执法权、管理权、司法权和干部人事任免权等单位的明查暗访,特别是在元旦、春节等“红包”礼金高发、频发时段采取各种形式及时提醒,营造政策攻势,杜绝“节日腐败”;另一方面狠抓顶风违纪的典型,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此外,还通过把专项治理工作与加强行政经费管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治理“小金库”、清理党政机关违规经商办企业、开展党政机关与行业协会脱钩改革工作有机结合,铲除用公款送“红包”礼金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