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市动真格、严惩处,狠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民营企业主干预干部选拔任用、违反干部人事纪律等四种用人不正之风,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打好了一场“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硬仗,为我市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制度先行,构建科学选人用人体系
“大力选拔对党的事业负责任敢担当的干部,有本事胜任工作的干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把事干成的干部,在第一线工作过的干部。” 市委这一用人导向,为全市匡正用人风气,树立正确的用人标准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为构建科学选人用人体系,市委印发实施了《中共揭阳市委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完善干部竞争择优机制、培养机制、正常退出机制、激励保障机制、选拔任用机制,使选人用人方式有了重要的依据。同时,着力探索重要干部由全委会提名制度,县(市、区)党政正职和市直单位正职等重要岗位干部的任免、调配,均由市委全委会进行初始提名,并在充分酝酿、讨论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交市委常委会议票决后作出决定。此外,还探索实行多种提名方式,根据不同职位特点逐步采取个人推荐、党委(党组)集体提名、全委会或评委组票决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
此外,还完善了考评体系。改革完善了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着力加强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考核。探索实施对县(市、区)领导班子运行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进行定期分析研判,把分析研判结果作为调整配备班子、干部交流和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参考,进一步完善了干部考核评价综合体系。
正风肃纪,营造良好选人用人风气
为真正把人看准选好,让群众公认的干部“推得出”,德才兼备的干部“选得上”,低调实干的干部“不吃亏”,我市切实采取措施,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和良好的政治生态。一方面,通过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在全市开展落实《干部任免条例》情况的全方位监督检查。如2011年市领导班子换届后,把40名市直正职职位人选提交市委全委会进行测评,有力地加强对用人决策的监督。在干部选拔前,全面加强对干部档案的审核工作,实现监督工作由“事后检查为主”向“事前预防为主”的转变。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制度测评结果排名靠后的2个县区和5个市直单位列为重点指导对象。另一方面,通过严惩不正之风,查办案件、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治理收送“红包”礼金和建设廉洁文化,着力营造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2013年,全市共查办案件488件,其中大要案123件,处分党员监察对象507人,其中处级领导干部6人,挽回经济损失504万元。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对抵制用人不正之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我市还多措并举,营造良好政务环境。在全市开展“庸懒散奢浮”专项治理,加强明查暗访,成立14个暗访组,组织暗访350多场次,制成暗访专题片12部。全市共问责336人,其中党政纪处分68人,免职13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通过问责促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加强作风效能建设,选择10个单位作为效能建设联系点,着力推动效能型机关建设。全力推动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全市97%乡镇(街、场)建设便民服务中心,98%村(居)建成便民服务室,大力推动市、县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完善电子监察综合平台建设,政务环境明显好转,为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阳光选拔,开创公平选人用人局面
市委书记陈绿平多次强调,用人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用好一个干部,就能树立起一面旗帜,引导干部群众见贤思齐;用错一个干部,则会挫伤一大批人的积极性,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受到损失。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五大发展战略来选拔任用干部,树立科学用人导向,把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不图虚名、埋头苦干,开拓进取、靠实干出实绩、注意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人及时选拔上来。近年来,市委着力在帮扶整顿问题村、“三打”专项行动以及在重要工作、重大平台、重点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中发现、考察、提拔使用干部,在干部中形成一种面向基层一线、按贡献论成败、凭实绩用干部的正确导向。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我市大力实施公推比选,推出了竞争性选拔处级领导干部等一系列选人用人阳光工程。据统计,近二年来,我市共分6批公选了120名处科级干部,其中包括市科技局局长、市外事侨务局局长、市法制局局长、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市物价局局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等8名市直单位正职、10名县处级副职和10名市直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
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助推年轻干部成长,是我市用人选人的一大亮点。2012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年轻干部成才工程,分批公开选拔100名“80后”全日制本科毕业的科级领导干部。特别是2013年上半年,注重拓宽选人视野,首次面向全省公开选拔54名处科级领导干部,有力地破除了干部选拔任用中常出现在矮子中选高个、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现象,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开辟了健康成长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