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潮菜“掌勺人”央视演示美味制作

王文成接受央视摄制组的采访

  澄海莱芜渔家子弟王文成从摆路边食摊起步成为“汕头名厨”,近年研究潮菜养生颇有心得

  潮菜“掌勺人”央视演示美味制作

  潮菜,这张闪亮的汕头名片,再次为汕头增光添彩。新春伊始,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特别节目《掌勺人》,向全国观众一一讲述了八大菜系的故事。令人瞩目的是,代表潮汕元素的潮菜进入央视“法眼”,成为八大菜系的翘楚品种。初一当天,新闻频道用了近10分钟时间,通过汕头名厨王文成的现场演示,展示养生潮菜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

  鲜美食材来自大海田间

  在《掌勺人》这一专题片中,摄制组跟着王文成到海边码头选海鲜,到普通农家田头摘菜,再到厨房见证王文成如何掌勺,将各种食材烹调成地道的潮菜。潮菜食材的配搭、食效通过王文成的讲解演绎走进了千家万户。在专题片中,莱芜岛的独特风光也随着王文成的选材过程呈现在观众面前。王文成把左边的广阔田园、右边的大海比如为左右手。“我就依靠农民渔民兄弟,做出我们的席上美味。”王文成说,传统的潮菜以烹制海鲜见长,讲究新鲜美味,清而不淡,鲜而不腥,所以食材的品质十分重要,比如鱼胶,一条30斤重的鳘鱼只能取出2两的鱼胶。为了得到这来自大海的新鲜食材,王文成每次都会在鱼出水后第一时间赶到码头,抢下好的食材。鲜美的食材不仅来自大海,还躲在普通农家的菜地里。王文成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了很多上等食材,田里种的蒜苗、芹菜,在他的手里都变成了宝贝。十多前,王文成在农户家里发现了几坛十几年的老菜脯后,马上出重金抱回了家里,到现在已经珍藏了快30年。在王文成的养生菜单里,老菜脯水鸭功夫汤是他的最爱,三十年的老菜脯和当地以肥美著名的水鸭一起放入汤壶里,在蒸汽的加热下,老菜脯特有的醇厚和水鸭的鲜香都融入了浓汤中。

  中医文化融入潮菜研究

  现任汕头烹饪学会副会长、国际饮食养生研究会理事的王文成是澄海莱芜海边土生土长的一名渔家子弟。20岁时,为了谋生,王文成就在莱芜海边搭了个路边摊,做起了小炒小卖生意。那时,条件不好,王文成守着这个路边摊打了10年的地铺。但是,困难没有击倒王文成。凭借着渔家子弟对海鲜独有的嗅觉和对烹饪的天赋,王文成做的潮菜名气越来越大,店铺的生意日渐红火,店面日益扩大。1995年,王文成打出了“成兴”的品牌,并随后在中心城区以及深圳等地开设了“成兴”餐馆。生意走上正轨之后,王文成并没有满足现状,如何让人们吃得更好、吃得健康成为他悉心研究潮菜文化的重点。正在此时,王文成有缘结识了国内养生名家崂山道长玄鹤子,并成为入室弟子,传承到一套养生食谱。从那以后,王文成就开始探索研究养生潮菜,他将阴阳、五行以及中医养生等传统文化融入到潮菜的研究与实践中。他说,一年四季,都有时令蔬菜及海产品,这些恰恰对应了人体五脏六腑。

  用最美的食材,用心烹制,给最敬重的人吃,是王文成对烹饪的理解和态度。在王文成看来,做好菜和做好人一样,都需要真诚。他如今最希望的是,将养生潮菜的理念推广出去,擦亮潮菜名片,使“美食之乡”汕头更具知名度。

  本报记者 周敏 摄影报道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蔡英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语电视剧:透码准准(六合彩迷)

潮汕情感喜剧:野蛮婆婆俏媳妇(第一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