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让民生实事 扩容提质 建设幸福新揭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这十件民生实事涵盖了养老助困、城市绿化、危桥改造、农村清洁、基层医疗、救灾应急等方面,“两会”期间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代表、委员们期待着政府将“惠民承诺”落到实处,也期待社会力量能够凝聚起来,让民生实事“扩容提质”,共识共举建设幸福新揭阳,让大家共享发展成果,生活得更加幸福。

  “数字化”民生实事,件件暖人心

  “十件民生实事,有具体的数字,有量化的标准,件件暖人心,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关切,回应了百姓的幸福期盼。”陈俊生代表高兴地说。

  洪丽卿委员认为,“数字化”的十件民生实事真实可感,期待这十件民生实事能够全部得到落实,把政府的温暖真正送到百姓的心坎上。

  “报告中提到要‘提高百岁老人津贴标准’,体现了政府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并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明生委员说。他认为,随着年纪的增长,高龄老人患病几率和看病的频次也在逐年增多,需要老年人承担的费用负担比年轻人明显加重。而老年人一般都是年龄越高经济承受力越低,高龄老人按年龄分段提高津贴标准显得十分必要。建议对养老工作要按照分批、分期思路推开,让更多的老年人真正得到实惠,并希望社会各界和慈善机构能够积极参与到老年人事业建设中来。

  “十件民生实事中,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再利用中心是我最关心的问题。”孙捷敏委员说。他提出,“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优良的环境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基础,也是社会进步源源不竭的动力,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再利用中心对环境保护十分重要,希望政府能出台更多的具体措施,让该项目的实施更具可操作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创建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关爱基金,建设留守老人关爱中心、留守儿童学校。这让庄少琼代表倍感兴奋。她相信儿童关爱基金、留守老人关爱中心、留守儿童学校创建之后,将让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得到更多的关爱,同时希望社会组织积极介入,提供长效的志愿关爱服务,营造爱老护小的氛围,保障留守老人、儿童的权益。

  办好民生实事,重在落到实处

  十件民生实事,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代表、委员们认为,好事要办好,关键在于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为民惠民。

  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给予乡镇卫生院全日制本科学历以上医生每人每月500元人才津贴”,来自卫生战线的蔡岳喜代表认为,这是一条很好的举措。他说,基层医院因为待遇差、条件艰苦往往留不住人才,严重地制约着基层医疗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给予乡镇卫生院全日制本科学历以上医生每人每月500元人才津贴,将有利于基层医院吸引和留住人才。建议政府扩大基层医生的补助范围,并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列席人员、市卫生局局长李春明建议,对于基层全科医生引进培养除了要有制度保障,还要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提供免费的进修、培训机会,提高工资、福利水平等等,让人才引得来、干得好、留得住。

  江达可委员认为,由于以子女为赡养主体的家庭养老模式正在弱化,农村养老问题形势越发严峻。建议加大农村敬老院改建扩建并完善,将敬老院建设成为集养老、活动、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结合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建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和老年活动场所,使老年人真正过上生活无忧、健康快乐的晚年。

  来自普宁大坝横山的陈惠珊代表对报告中提出的“农村清洁工程”极为赞同。她认为,农村污染问题现在比较突出,农村清洁应该充分考虑垃圾处理问题,不能垃圾清出来后又形成新的污染。

  陈锡銮委员认为,改造榕华大桥、榕城西门钓鳌桥等危桥有利于逐渐消除公路桥梁隐患,大大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建议在改造施工时应该加强监督、严把质量关。

  张翼代表认为,组建全市各级的轻舟队伍,有利于大大提高防灾抗灾的能力,关键应注重平时的训练管理,对救灾设施应经常性地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一有灾害发生能够即时启动投入使用。

  凝聚社会合力,共促民生实事“扩容提质”

  建设幸福新揭阳,需要政府发力,也需公众努力。许多代表、委员认为,在政府下大力气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的同时,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凝聚起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民生实事的“扩容提质”,更好实现共建共享。

  郑谋勇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建设粤东(揭阳)残疾人集中就业培训中心基地感到由衷高兴。他认为,该项目能建成涵盖残疾人托养等项目的多功能服务基地,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残疾人事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康复,实现人生价值。蔡朝敏代表、刘创城委员提出,要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主动参与,切实监督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政策措施及各项重大民生项目的落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吴爱珊代表认为,在为城市进行绿化、垃圾整治、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应该注重现代公民素质的培养,这样城市才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李群洲委员认为,幼儿和青少年作为发展中的人群,他们有权知道所处的环境状况,有义务成为美好环境的缔造者和维护者。建议教育部门加强幼儿及青少年的环保教育工作,使他们从小具备环保意识与环保习惯。

来源:揭阳日报   责任编辑:邱洁纯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贺中秋全新潮汕小品:分家(第一集)

潮汕故事剧:变色龙(第二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