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派“微信红包”莫轻信防受骗

微信派红包

  春节期间,用微信发红包、抢红包的交流方式在网络平台上足足火了一把,传递了浓浓年味。然而,不管是发红包还是收红包提现,都需要绑定银行卡、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个人真实信息,有市民就担忧像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是否具有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保证用户个人信息账户的安全。

  “我总共抢了3个,最高的有8块多。”市民黄女士在今年除夕夜当天,在微信上接到哥哥发过来的一条“微信新年红包”的链接,点击“拆开”之后,就显示收到多少金额。黄女士感觉挺好玩的,就连续点击了数回,成功抢到3个,一共抢到10多元。为图个高兴,黄女士也花了50多元派发红包,算是给朋友们送上新年祝福。她告诉记者,以前给红包的都是长辈,都会考虑多少的问题,如今朋友们在微信上抢红包图的是热闹,而不会在意多少。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今年春节很多人都通过微信“抢”到红包,有部分公司为图好彩头也通过这种方式在开工首日“发红包”。

  据了解,春节前夕,新版微信增加了“新年红包”的应用,红包可以发到微信群里,也可以单独发送给指定好友,同时还可以附上新年祝福。根据腾讯提供的数据,从除夕开始,截至大年初一16时,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

  记者通过微信进入到“微信红包”的界面,里面分为“拼手气群红包”和“普通红包”两种,只要输入金额和红包个数就能派发红包。但在派送红包时,需要添加银行卡。有部分网友就担心,实现微信支付不仅需要输入银行卡账号,还要输入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信息,一旦泄露,都可能影响到账户里资金的安全。可能是出于打消用户的疑虑,腾讯公司为用户推出全额赔付的保障,推出“你敢付,我敢赔”的口号。用户如因使用微信支付造成资金被盗等损失,将可获得PICC的全赔保障。相关业内人士为此建议:不随意点击发来的链接;不轻信提现需输入银行卡账号、密码等提示;通过正规渠道下载;设置转账的最高限额。

  本报记者 李德鹏 摄影报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李津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抓壮丁

潮汕情感喜剧:野蛮婆婆俏媳妇(第四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