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尘土飞扬的泥土路,没有错落杂乱的民居,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街道和整齐规划的住宅楼。在金平区莲街道胜隆社区里,见到的是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下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笑脸。胜隆社区大胆尝试推进农村住宅楼房化,为村民营造一个舒适便利、绿色生态的人居环境。
再次来到胜隆社区,这里的环境比记者两年前来的时候有了更大的变化:进村的绿地广场上配置了社区健身器材,孩子们正在器材上玩耍;除了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外,还配套社区科普活动中心,这里不仅有玩具,还有各类科普书籍,大大丰富社区妇女儿童的生活;村里的树木绿化增多了,如果不是靠北侧有平房,估计也不会有人认为这是在农村。有村民笑着告诉记者,在这里居住不比城里的高楼差,最重要的是环境空气好。
胜隆社区现位于莲街道中部匏靴蒂山脚,东与新隆村接壤、西和莲塘村交界、南临牛田洋、北靠烈士墓。村面积仅有0.02平方公里,却有常住人口528人,居民从事务农、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养蚝是该村的传统行业。原本村民居住的都是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泥瓦房,低矮狭窄,通风采光差。为实施农村住宅楼房化,胜隆居委决定将原在上世纪80年代分配给村民的猪圈地和废旧厕池进行拆迁平整,将分宅基地变为合建楼的方式,节约农村用地的同时为村建设拓宽发展空间,完善社区绿化合理布局、文体设施,配套消防、水电、公厕、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工程。在2012年集体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胜隆社区自筹资金将进村土路铺为水泥路,并在道路两旁的臭水沟铺设下水道排污管,大大改善村子的卫生环境。
到目前为止,胜隆社区已分四批已建成住宅楼5幢,共43户村民合资建设住宅楼,住进宽敞明亮公寓。每幢住宅楼5-12户,每户3室2厅,每户住宅面积110-130平方米、车库15平方米。居委还投资100多万元建设村大门、居委会办公楼、公厕,下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妇女之家、科普活中心等。接下来,居委会还将增加闭路监控设备,计划实行物业管理和社区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闭路监控。胜隆社区居委会主任林玉薇欣喜地告诉记者,村民在住宅楼房化中得到实惠,纷纷要求住进合建公寓。今年已新增38户住户报建,规划在村的东侧和北侧再建4-5栋住宅楼,现已开始内厝地平整和违章建筑的拆除,届时楼房入住率将占全村户数80%。
本报记者 李德鹏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