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市民流行过“宅”年 除夕边看春晚边聊

澄海区群众在家中做@喜迎马年新春。 本报记者 杜一方、李俊伟 摄

昨天上午,汕头警备区官兵们和前来探营的军嫂们包起了饺子。 本报记者 方淦明、陈洪镔 摄

市区主干道大红灯笼高挂,节日气氛浓烈。 本报记者 方淦明 摄

  本报讯 (记者张琳楠 实习生杨斯琪)大年三十是什么?是幸福,是团聚,更是“春晚”。“每年除夕,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边聊天边看春晚,这是我记忆中最幸福和最快乐的时候。”窝在家中,品尝春晚这道精心烹制的岁末“文化大餐”,是大部分汕头人度过大年三十的主要方式。

  “看什么春晚,俗气!”今年春晚开场的吐槽让不少网友猛点“赞”。往日走大气晚会范儿的董卿、朱军大胆“自黑”,调侃往年开场致词冗长,并称春晚常被吐槽。“很亲民,我喜欢!”80后市民小周觉得很新鲜。小周说,吐槽不是批评,是观众对春晚的一种“特别的爱”,“每年都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边吃东西一边看春晚,大家时不时吐槽几句,更增添几分过年的热闹气氛。”

  不同于以往网友们“从头吐到尾”,今年的春晚开场短片也得到了许多观众的好评。市民李萍直言,今年开场打破以往春晚唱唱跳跳拉开大幕的老传统,春晚也是时候改变了。影迷小胡则认为,马年春晚可能是春节联欢晚会历史上“最电影”的一届春晚。“今年与以往‘影’‘视’分家的局面大不同,不仅总导演破天荒来自电影圈,节目单更是充满了浓浓的电影元素。过去每年除夕夜都守在电影频道看电影,今年已经转台看看春晚了。”

  晚上10时,吃完晚饭的市民陈先生一家围坐在客厅,冲泡着工夫茶,吃着自家下午刚做好的荷兰薯@,其乐融融。常年在外地打工的陈先生表示,除夕夜是每年他最惬意的时候,在这天,他没有工作缠身,还能吃到母亲亲手做的荷兰薯@,有的是浓浓的家乡味、亲情味道。看春晚是陈家过年的“固定节目”,今年,大家依然是“守”着不同的大腕:陈老先生和陈老太太最喜欢看歌舞类节目,陈先生和陈太太则爱看冯巩的小品,陈先生的还在上大学的女儿则是韩星李敏镐的“铁杆粉丝”……

  “每年都要看,这是每年家里最快乐的时候。”“很期待看下冯小刚导演的冯氏春晚。”“全家人一起喝着小酒,看着电视,热热闹闹过春节。”“看春晚与节目好看与否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就是一种传统!”采访中记者发现,相比观看春晚,汕头市民更在意的是在看春晚时和家人的温馨团聚,开心快乐最重要,“一家人坐在一起嗑嗑瓜子”、“看到有意思的节目讨论一下,很有意思”。采访中记者发现,春晚的语言类节目最受汕头市民欢迎。

  “春晚播出时,你在做什么?”提及这个问题,许多受访者的回答近乎一致:吃年饭、喝工夫茶、尝潮汕小吃……在汕头市民眼中,春晚和团圆是分不开的,每年除夕夜,窝在家中看春晚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代表着团圆、喜庆、快乐。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蔡英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变色龙(第三集)

潮语特别版《康熙微服私访记》-华龙潮汕网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