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辆摩托、一件雨衣、一袋行李、一个水壶,简单“四件套”,就是“摩托大军”返乡路上的全部。每年春运期间,成千上万在汕务工人员都会选择骑摩托车回家过年,今年也不例外。与广东珠三角庞大的“摩托大军”相比,汕头“摩托大军”更为特别,他们或独自上路,或三五成群,在深夜时分出发,直奔数百公里外的家乡。昨天凌晨,记者来到市区大学路,记录他们在寒风中归家的身影。
凌晨4时,皓月当空。日间交通繁忙的大学路变得分外宁静,灰暗的路灯下,路面上汽车寥寥无几,两侧人行步道更空无一人。但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每隔两三分钟,宽敞路面上总有一两辆往揭阳方向奔驰的摩托车经过。
这些摩托车多为男士摩托车,或并排而行,或独自驰骋,车上的人身着雨衣,包裹严实,车后绑有大大小小的编织袋。从每个人的表情上,都能看出他们心中焦急的期盼——回家。
他们,是春运中的“摩托大军”。
位处粤东沿海的汕头,向来有不少外地务工人员。每年春运,这些务工人员像候鸟一般,利用不同交通工具向家乡“迁徙”。由于江西省与广东省接壤,离汕头的路程较近,不少在汕的江西籍务工人员就舍弃“一票难求”的汽车及火车,加入“摩托大军”行列驾车回家。据记者粗略统计,昨天凌晨4时至5时短短1小时内,途径大学路的“摩托大军”就多达上百人。
自驾车虽然方便,但在国道上独自奔波却非易事。在汕打工的陈先生已连续多年骑摩托车返乡。昨天凌晨,他也是大学路上“摩托大军”的一员,在利用等待老乡的空隙他与记者交谈了几句。陈先生说,从汕头骑摩托车到他的家乡江西赣州,大约需要十二小时。越往北走气温就越低,一路上十分辛苦及煎熬。所以每次回家,他们都会选择深夜从汕头出发,尽量赶在晚饭时段到达家乡。
由于摩托车可装载的物品有限,在这个群体中,大部分人带回家的行李也只是摩托车后座上两、三个编织袋,而他们途中的所需品,就仅有一件防风雨衣及一个装满热水的保温壶。陈先生告诉记者,在“摩托大军”中,大部分是夫妻两人来汕工作,孩子留在老家上学。每年春节回家,他们行李中最多的物品就是带给孩子、老人的衣服及礼物。
“我们背井离乡,唯一能做的也只有买多点东西给他们。”寒风中,陈先生笑着说道。
回家故事①
“骑摩托返乡,方便串门”
昨天凌晨3时,市区南墩村一出租屋内灯火通明。来自江西的卢洪与妻子马不停蹄地收拾行李,新年衣服、孩子的零食、生活用品……一轮清点及装载后,妻子进厨房煮了两包方便面,卢洪将摩托车推出屋外,用绳索把行李绑紧在摩托车后座。3时50分,夫妻俩收拾完毕,锁好门,坐上摩托车往老家出发。
卢洪是江西赣州人,来汕打工已有14年,今年是他第三次骑摩托车回家。卢洪说,他与妻子每年只回家一趟,与在老家读书的孩子已整整一年没有见面。这次带回家乡的两袋行李中,一袋准备给全家人的新年衣服,另一袋是装满给孩子的零食。“我们昨晚才去买的零食,小孩特意打电话来,说要吃棉花糖。”收拾行李期间,话不多的卢洪还告诉记者,由于常年在外工作,他们与孩子见面次数有限,一般春节都会带一些家乡买不到的零食给孩子吃。
除了买零食,骑摩托车返乡更多也是为了孩子。卢洪表示,家乡交通相对落后,出行十分不便。如果骑车回家,春节期间就能带上孩子到亲戚朋友家串门,“这样孩子才不会喊着说无聊”。而谈到新一年的心愿,卢洪与妻子都表示,要按照老家习俗,与孩子一起吃汤圆,寓意新的一年团团圆圆。
回家故事②
“骑摩托返乡,省钱轻便”
与不少江西籍务工人员一样,在市区护堤路开设摩托维修店的曾国灵今年也当起了“摩托大军”。而这,还是他第一次骑车返乡过年。
曾国灵是江西宁都人,来汕头超过10年。第一次骑车回家,他早就和几名老乡约好,相伴返乡。虽然从汕头到宁都县有500多公里,驾车需十多小时,但在曾国灵看来,自驾车最大好处就是既能剩下路费,又比坐汽车更为方便。曾国灵告诉记者,他们返乡的路线是从汕头出发,沿着国道途经揭阳、丰顺、平远、会昌、瑞金、最终到达宁都,全程所需的油费约120元,而大巴的车票至少就需要180元。除此之外,自驾车返乡,春节期间还能与家人驾车外出,不用向亲戚朋友借车。
对于摩托车的保养及维修问题,曾国灵表示,自己就是从事这一行,即便在途中车辆出现故障,也可就地维修。有趣的是,在曾国灵的店内采访时,记者发现店外挂有不少晒干的牛肉干。原来,这是他与妻子自制的干货,准备这个春节带回家乡食用。曾国灵表示,妻子几天前已经乘坐大巴回到江西,由于不方便携带,就留给他骑摩托车带回去。
本版文字/图片 本报记者 杨立轩 实习生 陈巧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