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没钱,回家过年。2014年的春运已经启动,“回家”成为了近段时间的主旋律。记者从部分站点提供的春运首日数据看到,铁路、公路运输各有千秋,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为了应对一年一度的春运,我市铁路、公路等单位都提前做好准备,提供优质服务,为旅客们打造一个平安便利的出行环境。
传统出行方式仍具优势
据了解,今年我市春运呈现几大特点。一是整体客流呈现“节前高峰集中,节后错峰平稳”特点。今年春运与高校学生放假时间重叠,各类客流集中出行,使得节前高峰更加集中,旅客运输组织压力更加明显。节后学生返校高峰预计将集中在元宵节后,与务工返程高峰错峰,客流较为平稳。二是节前客流呈现“高开高走,持续高峰”特点。今年春运比去年提前10天,学生客流与务工返乡客流高度重叠,加上厦深铁路投入运营,形成了“节前高峰更高”的局面。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春运首日,汕头火车站日发送旅客6000人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汕头汽车总站发出班车550班,发送旅客3500人次左右,汕头市汽车客运中心站发出班车446班,发送旅客1644人次,同样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可以看出,在厦深铁路开通带来的冲击下,传统的出行方式依然保有相当优势。
“在动车‘一票难求’的情况下,公路客运的优势便已经凸显了。”市汽车客运总公司客运站站长郭俊畅告诉记者,我市的公路客运在面对厦深铁路的挑战下发挥出了“随到随走、运力充足、班次密集、点对点服务”几大特点,尽管旅客人数上比去年略有下降,但总体影响不大。此外,由于前往潮汕站乘坐动车的交通仍不大便利,花费时间较长,很多旅客依然就近选择在中心城区的火车站和汽车站坐车返乡。
各站点提供优质便利服务
每年的春运对各站点的服务人员来说都是一次考验,围绕着“平安春运”这一主题,火车站、汽车总站、客运中心站都各自制定出工作方案,力求让每一个旅客都能顺利回家。
据汕头火车站负责人介绍,今年站内新增了一台自动取票机,通过网络订票的旅客到达火车站后可通过取票机取票,从而大大节省了时间。另外,今年火车站降低外来工团体订票门槛,每批次由原来不少于20张调整至5张,推出“自组团”业务,确保外来工、学生等重点群体出行。
为更好地服务广大旅客,汕头汽车总站增开了售票窗口,延长车票预售期和售票时间,恢复了河南商丘、许昌、湖北华荣、湖南临澧等线路班车,增开了江西永修、福建长汀及省内部分班线,并与“12580”、“114”合作,方便旅客及时了解总站班车信息。为让广大旅客选择更加合适的出行方式,总站对厦深动车沿线的部分班车票价做了下调。据统计,今年春运总站共投入247辆客车,加上对开班车300多辆,春运期间运力充足,票源充裕。
汕头市汽车客运中心站为应对春运,特别延长了车票预售期,一般乘客可以预订到10天内的车票,长途旅客则可预订20天内的票。站内的售票时间延长至每天上午6点至次日凌晨1点多。车站积极推行网络和电话订票方式,并根据务工客流出行需求,开辟农民工购票和乘车绿色通道。车站团委组织了一批青年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活动。本报记者 黄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