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练江是近年来练江流域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呼声,在此次省“两会”期间,这个议题再次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来自汕头的全部省政协委员以及部分汕头籍省政协港澳委员联名提交提案,部分省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建议省加大力度推进练江综合整治,从省的层面予以协调支持,痛下决心整治工业污染,并定出整治时间表严格落实。
现状:
污染险情触目惊心
练江是粤东地区干流之一,历来是揭阳市普宁、汕头市潮南、潮阳两区防洪排涝的主要通道,是沿江两岸群众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水源地。由于长期以来沿岸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严重,直接导致练江水体发黑发臭,水质恶化,经监测为劣V类水质,造成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去年,遭遇尤特、天兔两大强台风及“8·17”洪涝灾害,练江流域进一步暴露出防洪排涝能力偏低、水利环保工程基础设施薄弱等突出问题。
练江的灾情、险情和污染触目惊心,已经影响整个流域生态和群众健康,更影响了粤东乃至全省的形象。
整治:
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启动
练江的现状已经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去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在考察粤东三市时,针对练江流域的综合整治提出了“环保要动真格,真正守住底线,加快解决突出环保问题,用环保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等要求。练江整治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启动。
据了解,目前市政府已成立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市水务部门正做好委托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开展练江流域综合整治防洪治涝工程勘测规划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用5年时间,按照边规划边建设的工作思路全面完成项目规划建设。环保部门配合省环保厅完成了练江流域水质环境监测摸底调查,并加强流域内印染行业污染整治。
建议一:
从省的层面予以协调支持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整个练江整治工作进展仍然缓慢,收效甚微。如何协调练江流域两市三区的力量,落实措施,加快整治,多位省政协委员和省人大代表提出了自己看法。
省政协委员罗文鸿、吴桂谦,以及省人大代表吴淑卿等“英雄所见略同”。他们均认为,练江是跨揭阳、汕头两市的河流,两市的普宁、潮南、潮阳三地的产业、污染源和污染程度相似,综合整治难度大,而且两市三地经济基础薄弱,财政十分困难,必须从省的层面予以协调和支持。
吴淑卿代表在提交大会的议案中特别提到,建议省牵头汕头、揭阳两市成立协调机构,及时高效推进跨界水质管理,统筹水资源整治,对堤围、水闸、排涝泵站、水库加固等练江流域防洪治涝水利设施进行重点建设;建议省水利厅及相关部门对有关事项予以支持协调;建议省防总委托省韩江流域管理局承担练江流域防洪整体调度工作。
建议二:
痛下决心整治工业污染
“做好练江综合整治,断源是关键,而断源的重中之重是处理练江流域的生产和生活污染。”吴淑卿认为,必须实施强硬高压管理措施,对污染严重的印染、废旧电子电器拆解等行业重点进行整治,坚决依法取缔、关闭一批严重污染、治理无望的污染企业和作坊,对于部分印染企业治理达标后排放的工业用水仍不可让其排入练江;暂停审批一系列重大环境影响的重污染项目,严格执行限批制度,坚决杜绝练江流域新上重污染项目。
“一定要动真格。”省政协委员马逸丽说,考虑到普宁、潮阳、潮南都是工业区,因此对现有工业企业一定要加强管理,把好源头,对严重污染的工业项目在审批时要严格把关,提高准入门槛。在筹集治理资金方面,她认为可以发动民资民力,包括海内外潮商等形成更大的合力,来整治连江污染问题。
建议三:
吸取教训防止韩江“重蹈覆辙”
省政协委员刘壮青认为,练江治污的整治措施应尽快落实到位,并以此为鉴加强韩江等其余水资源的保护工作,避免再次出现先污染再整治的恶果。“有练江和榕江在前,我们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为韩江先做一些防范,先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为工业污染和生活废水的处理多建一些相关的配套设施等,将工业对水体的污染减小到最低程度。”
建议四:
定出时间表严格落实
汕头籍省政协港澳委员郑卓标认为,练江整治涉及的各有关部门最好是制定一个能有效落实的方案,其中包括治理资金如何到位的问题,“这件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整治一定要有具体实施的时间表。就算一年走一步也可以,一定要让潮汕的老百姓看到希望。”
本报记者 李敏、张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