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蔡晓丹 袁笙 实习生 蔡灵新 摄影报道)昨天下午,汕头海关对2010年以来查获的7万多支仿真枪进行集中公开销毁。记者从销毁活动现场了解到,海关通过机器碾压处理后回收利用塑料原料的方式进行销毁,而本次销毁的仿真枪均是汕头海关在货运监管渠道查获的,经司法鉴定为塑料材质,不具备枪支性能。
仿真武器在我国属于禁止进出境的物品。根据《刑法》、《海关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禁止制造、销售或以加工贸易方式生产、出口仿真枪,违者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走私具有杀伤力的仿真枪涉嫌构成走私武器、弹药罪,根据我国《刑法》最高可判死刑。
近年来,粤东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本地外向型玩具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以伪报、夹藏的方式走私各类仿真枪成品及配件出入境,对社会公共安全及知识产权保护构成极大威胁。汕头海关针对申报为塑料玩具类的出口商品实施重点监控和重点查验,摸清仿真枪制售、流通等情况,并不断加强与地方公安、检验检疫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形成打击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