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文钊报道:刚刚过去的一年,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尤特”、“天兔”等台风暴雨内涝自然灾害,以及外围H7N9禽流感的来袭,让他们很“受伤”。但在我市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奋战下,全市农业在灾后1个月就恢复生产能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惠及逾200万群众,农业现代化、新农村、扶贫开发、林业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预计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8亿元,比增2.5%;预计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0026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比增11.5%。
抗击灾害迅速恢复生产
5月20日暴雨洪涝灾害,“尤特”台风和“天兔”强台风在一月之内突袭我市,农林牧业连受重创,直接经济损失约23亿元。大灾面前,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组织指挥下,市农业局班子带头组织抗灾抢险,迅速筹措和调配物资驰援灾区,各督导组和技术专业组深入到各灾区指导救灾复产,争取上级支持的1380万元资金和物资迅速下达,全市农业在灾后1个月就恢复生产能力,救灾复产取得阶段性成效。
澄海区获巨资打造精品农业
近日,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传来喜讯,澄海区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获粤东唯一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承建资格,将在3年内获得省级专项扶持资金9000万元。该项目建设期为3年(2013年至2015年),每年省级补助资金3000万元。今后三年,澄海区将重点建设新兴花卉产业高标准核心园区、水稻产业标准化种植功能区、无公害蔬菜产业标准化种植功能区、特色禽畜产业生态健康养殖功能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功能区,打造一个具有效益、技术领先的中国精品农业示范区。
同时,在竞争性申报省级农作物良种良法示范基地项目中,潮阳区集泰种养有限公司、澄海区利农蔬菜良种研究所也争取到省700万元的专项扶持。去年10月22日,省委书记胡春华考察集泰种养有限公司时,高度赞赏公司的改良利用荒滩地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加收入的做法,称赞“做得挺好”。
205万群众受益“一事一议”
去年,我市积极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全年落实资金4995.5万元,累计投入资金1.086亿元,带动社会投资2.145亿元,累计建设发展项目380个,大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364个村居205万群众直接受益。加快推进名镇名村建设,全年投入1800万元建设2个名镇和12个名村,全市已累计落实4530万元,带动社会资金近7亿元投入名镇名村建设。
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组织101个帮扶单位与48个重点帮扶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落实扶持资金1.5亿元(含市8个自定帮扶村),扶持项目200多个。抓好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建工作,完成年度任务4072户,累计8133户;革命老区建设计划投资11.67亿元、发展重点项目32个,老区、山区和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