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邓丹丹 实习生 谢岸宇) 记者昨日从市红十字会第四届理事扩大会议上获悉,我市积极推进器官、遗体捐献工作,确定汕头大学医学院为遗体捐献接受单位,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53位市民进行了器官、遗体志愿捐献登记,已有1例多器官捐献者。
近年来市红十字会积极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进一步加强器官、遗体志愿捐献工作的宣传以及志愿者信息登记工作。确定了汕头大学医学院为我市的遗体捐献接受单位,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53名市民进行了器官、遗体志愿捐献登记。2013年7月份,我市首例多器官捐献者成功捐献了肝脏、肾脏以及眼角膜等器官。据悉,这位捐献者是一名8岁的河南籍男孩,随来汕务工的父母住在澄海区,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小男孩脑死亡,男孩父母得知孩子无生还希望后决定捐献器官,想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儿子的“生命”。不过,由于我市仅能开展眼角膜移植,各医疗机构尚不具备其他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的资质,所以,市红十字会上报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公室,并最终安排小男孩在广州的中山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了器官捐献,他的肝脏、两个肾和两片眼角膜,分别被移植到5个陌生人的身体。
据了解,目前汕头眼库已开展眼角膜捐献接收,但由于其他身体器官及遗体捐献的相关政策流程尚不完善,且缺乏有资质的手术医院等原因,我市大多数志愿身后捐献器官或遗体的市民目前还只能进行信息登记,无法真正实现捐献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