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林馥盛)昨日开始,我市对停放在珠江路、珠池路、锦龙路、锦龙南路、韩江路(天山-衡山路段)等5条路段停车泊位的车辆实施试点收费管理,标志着我市道路停车进入智能化时代。
记者昨天到现场跟踪采访收费过程,发现收费管理平稳有序,但也有车主因不愿缴费而另外找地方停车。昨天上午8时,记者来到珠江路的衡山至嵩山路段。珠江路是“饮食街”,车辆停放繁忙,该点位每个班各配备4名收费员,该路段共有停车位112个。由于是清晨,前来就餐的人不多,路边停的车并不多。8时30分,一辆雅阁车停靠在一家“@汁”店附近,见到穿着制服的收费员引导其进泊位,开出了计时单并表示该泊位开始收费了,驾驶员很诧异。经过收费员的解释,车主欣然接受,表示车辆能有序停放且有人管理,收费也是合理的。
随后,记者来到锦龙南路,发现该路段的公共停车泊位已经全部停满。郑钦荣是上午班的班长,早晨7时半就到岗了。工作服、上岗证、零钱包、手持pos机,一样不少。采访中,一辆牌照为粤D455**的小车主动停到老郑前,摇下车窗,出示“停车单据”主动交了5元钱。老郑告诉记者,收费流程很简单,关键是车主的理解、配合。开始收费1个多小时,该路段已收取了20多辆车的停车费。
收费首日,有市民愿意缴费,也有市民不愿缴。8时40分许,一辆小车缓缓驶进珠江路的停车泊位,收费员上前引导停车并解释收费细则时,驾驶员二话不说开车向西转入衡山路。停车泊位管理大队大队长李启渡告诉记者,“平时免费随便停车惯了,如今要收费,一开始接受不了,估计慢慢会好点。”
昨天傍晚,记者从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了解到,从昨天上午8时到下午4时许,5条实施试点收费管理的路段共收停车费近650车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