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厦街道的居家养老示范中心成为辖区老人的第二个家。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也是当前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重视解决的实际问题。近几年来,我市各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挑战,努力开拓社会养老新路子,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现状 步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
目前我市总人口532.88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60.3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1.3%,全市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虽然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和社会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养老床位不足。全市社会福利机构的床位数4500多张,我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7.5张,远远低于全国21.5张和全省15.3张的平均水平。二是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现有老年福利机构规模小、设施简陋、功能单一。三是养老观念制约。潮汕养老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老年人依然固守传统的养老方式,导致福利院入住率低。
破题 探索社会化养老新路子
我市将在交通便利、风景秀丽的濠江南滨片区筹建集休养、医疗、康复、娱乐、教学于一体的汕头市社会福利中心。该项目占地面积约l26亩,总投资6.41亿元,设置床位4900张,总建筑面积24.08万平方米,计划建设老人院、儿童院、康复医院、综合服务楼、活动中心、老年人大学、培训中心、员工宿舍楼和食堂等,同时还配套相应道路、绿化等设施。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一、二期建设用地126亩的规划条件和规划红线图;已完成项目勘察设计招投标工作;正在启动二期用地征地启动工作。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大大缓解我市养老需求的压力以及在院老人对医护的需求。
市福利院积极筹建“汕头市福利康复医院”,走养医结合、康复与护理相结合的道路。计划投入200万元,用于消防设施配套和医疗污水处理,对15间房间进行改造,购置40张病床,配套治疗间、消毒间、检验室等,并添置医疗设备,探索走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使生活在福利院的老人,不但衣食起居可以得到很好的照料,而且对慢性病或发现病情也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照料,切实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需求。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