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周敏述评:看小风寒仅花0.6元!这不是“传说”。2013年,我市大力推进平价医疗服务工作,南澳县人民医院、潮阳区中医医院相继启动平价医院建设,落实平价医院人均门诊、住院费用低于同等级、同类型医院平均水平的规定;市四医院率先设立了平价诊室,使医药费用较普通门诊降低15%至20%。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积极推广平价药包服务,降低治疗费用……一系列医疗惠民举措让市民倍感温暖。
市民小徐近日偶感风寒,便来到市第四人民医院平价诊室就诊。医生把脉后一边告诉小徐有点小风寒一边迅速地开药。小徐拿着处方到一楼结算拿药,全程大约不到5分钟,而最后拿药时小徐不敢置信:仅需要0.6元。小徐仔细看了看医生的处方笺:氯芬黄敏片和对乙酰氨基酚片,3天的药量。出于对药品的习性和价格不解,小徐再次来到平价门诊向医生了解,医生解释:“平价诊室主要使用基本药物和相对价廉的药物,普通疾病处方最多3天,慢性病的处方不超过7天,感冒初期这个药品就合适,过后如果还有不适再来就诊。”据介绍,这两种药品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病种的基础药品,属于平价药包里的项目,比平时优惠了30%。倘若是一般看病,挂号从4元至7元不等,加上药费,就要比平价诊室看病拿药要贵接近5元。
记者了解到,“平价诊室”主要服务对象为农村五保户、城市特困户、最低生活保障户、三级以上残疾人员、在校贫困学生、革命烈士直系困难亲属以及农村退伍复员特困军人等困难群体;自愿接受平价医疗服务的门诊患者。诊室由医院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执业医师坐诊,通过质优、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有效控制门诊人次费用。对平价服务对象一律减免挂号费、诊金;主要使用基本药物和相对价廉的药物,包括10种常见病种类“平价药包”;中医平价诊室使用中药的比例不低于70%;特困群体的辅助检查费(包括三大常规、生化、肝功能、乙肝六项、心电图、胸透、X光照片、黑白B超)减免30%,有效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的费用负担。
据悉,2013年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落实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比例,鼓励其他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截至2013年10月,我市县级公立医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比例为42.41%。加大阳光用药制度建设力度,推动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实施阳光用药制度,加强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和监管,巩固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推进,2013年10月1日,南澳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所有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推广预约诊疗、检查结果互认、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等形式多样的便民措施,进一步优化诊疗流程,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此外,继续实施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3年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持续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从25元提高到30元。截至2013年10月底,我市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4090337份,其中规范化电子建档率67.94%;全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覆盖率(以区、县为单位)达100%;全市共救助收治贫困重性精神病人106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