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2014,希望之年!

动车驶过深洋村,将为这个村落带来新发展。

  核心提示:  

  2014年,是充满希望和期待的一年!这一年,一批关乎民生的政令法规开始或即将实施,惠及百姓;这一年,我市将加快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继续建设“幸福汕头”……这些“利好”也让许多汕头市民对新的一年更加充满希望和期待。

  东区居民期盼——

  东区医院早日建起来

  从2013年迈入2014年,时针并没有改变它的转速,但对于市中心城区东区的居民而言,新的一年,他们离梦想更近了——翘首盼望已久的东区大型医院,将有望在这一年破土动工,困扰他们多年的“看病难”问题,终于可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听到东区要建大型医院的消息,我真是高兴极了。”2013年省第五届粤东侨博会前夕,龙湖区有两个落户东区的新医院项目分别进行了签约和即将动工的消息传来,已近古稀的林姨喜不自禁。林姨家住逸景南湾,平时身体比较虚弱,经常要到医院“报到”,可每次上医院,最少得辗转两路公交车颠簸个把钟头才能到达,令她苦不堪言。去年,她的老伴突发重病到市中心医院住院,作为看护“主力”的林姨更是日日奔波,几乎累跨了自己。这些不愉快的经历让林姨深刻地感受到“看病难”的痛苦。她说,身居美丽的花园住宅很舒心,但拥有一家离家不远的医院同样重要。她迫切希望东区的综合性医院在新的一年早日建起来,服务东区快速增长的居民群众,也让她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不用再奔波于求医看病的路上。

  本报记者 刘婉萍

  “单独二孩”政策让不少市民充满期待

  “单独夫妻”盼“马宝宝”

  对于“单独夫妻”们来说,2014年无疑是十分值得期待的一年,“单独二孩”政策或使部分“单独夫妻”迎来他们的“马宝宝”。

  “2014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再生个孩子,最好生‘马宝宝’!”“单独二孩”政策让越来越多市民对此充满了期盼,特别是那些喜欢孩子的“单独夫妻”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希望搭上“单独二孩”政策的“头班车”。

  市民王女士是位40岁出头的母亲,她的独子马上就要读高中了,每当想到儿子高中将寄宿住读,她就感觉无比失落;得知“单独二孩”政策有望实施,她高兴万分。因为王女士和丈夫属于“单独夫妻”,尽管她已属“高龄”母亲,但依然希望给儿子再添个小妹妹。现在,王女士最期盼的是我省“单独二孩”政策尽早实施。她告诉记者,她身边不少三四十岁的“单独夫妻”朋友都在筹备“生二孩”。

  本报记者 邓丹丹

  盲童母亲新年愿望:

  希望孩子快乐生活

  2013年最后一天,天刚蒙蒙亮,潮南区井都镇村民林华英和12岁的儿子就起床洗漱。母子俩喝了几口白粥,便拿起书包匆匆出门。林华英牵着儿子的手快步走着,不时提醒孩子小心脚下的坑洼和碎石,母子相依成了上学队伍中最平常也最特殊的剪影。

  他们是特殊的。因为林华英的儿子是先天性视力障碍患者,他未能用双眼感知这个世界。但他们又是幸运的。2011年,市残联开办了首期盲童学习班,林华英成功为儿子报了名。就这样,母子俩风雨兼程,求学之路一走就是三载。3年间,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关怀教导下,从一无所知到听、说、读、写样样掌握,还练就了象棋、街舞等多技之长。

  谈起2014年的愿望,林华英笑着说,希望儿子能和健全孩子一样快乐地生活。只要儿子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积极快乐地生活,她就心满意足了。 本报记者 郑于蓝

  西区市民祈盼——

  西片区处处路平灯亮

  近两年来,我市对中心城区特别是西片区的“民生路”改造升级高度重视,先后启动了大华路、外马路、西堤路、滨港路、金湖路等十多条急需修缮路段的升级改造。2014年,西片区又有一批“民生路”将获进一步改造。西片区的居民祈盼,新的一年老城区能处处路平灯亮。

  住在外马路与利安路交界一带的刘先生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近两年来,他居住的片区道路改造十分迅速,大至大华路、外马路,小至民生路、广州街、商业街等,都逐渐“旧貌换新颜”,如今出门,不管是步行还是开车,都感觉路道平坦,路灯明亮,不再有老市区的残旧感觉。随着道路的改造,下雨积水的现象也越来越少见。

  让刘先生更感高兴的是,2014年我市将加大西片区市政建设力度,跃进路(新兴路-利安路)改造工程、新兴路(海滨路-外马路)改造工程、外马路(大华路-汕樟路)及中山中路(金环路-汕樟路)应急维修工程都将陆续启动,“这样一来,老城区与新城区的道路将实现对接,不管到哪里都不用再受道路崎岖颠簸之苦了。”刘先生高兴地说。

  本报记者 许玉璇

  谷饶深洋村支书——

  冀望经济“搭上”动车

  2013年,对于谷饶镇深洋村村支书陈岳生来说,是期待已久的一年。这一年,连接三大经济特区的厦深铁路正式开通,我市境内唯一动车站点——潮阳站,距离深洋村仅600米。路通财通,这意味着,昔日这个地处偏僻的小村落正因为铁路的建成通车而改变。2014年到来,陈岳生希望,未来村内的经济发展也能“搭”上这趟高速动车。

  “以前这里是一片农田,现在架起铁路,每天都能看到动车高速通过。”去年末一个午后,在村口,陈岳生指着眼前横跨村落的铁路,向记者介绍深洋村过去一年的变化。

  动车开通,除了方便广大潮汕居民外出旅游,更直接的影响体现在辐射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位处谷饶镇内北侧的深洋村,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一直未有大发展,多数村民以农副业为生。如今厦深铁路开通,这个村落的发展潜力已逐渐呈现。以过去一年为例,深洋村共有10多家以内衣、针织业为主的工厂相继落户。

  2014年到来,陈岳生充满信心。他认为,厦深铁路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必定会福荫到深洋村的村民。踏入新一年,陈岳生冀望,村内经济能“搭上”这趟高速动车,尽快形成以内衣纺织业为主、农副业为辅的发展新格局。 本报记者 杨立轩 摄影报道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黄幼华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首部潮语校园青春偶像剧《校园青苹果》

潮汕爆笑喜剧:好吃鬼-2011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