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文兰)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旅游已经不再是有钱、有闲人的游戏,双休日、节假日出门走走,逐渐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常态。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在长平路口,从1号到10号几百米的距离内聚集了“大家旅游”、“中旅”、“康辉”以及“天驰帝豪”四家旅行社。汕头大家国际旅行社的黄智高总经理告诉记者,要想分得旅游市场一块蛋糕,必须要有实质的竞争实力。
随着汕头旅游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各大旅行社开始舍弃价格战,转而向提高服务品质、提升品牌形象方面进取,积极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的品牌经营之路。
旅行社扎堆,出行更方便
家住长平路的肖女士一直在外地工作,最近她休年假回到汕头。那晚她到家附近逛街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自家门口竟然云集了4家旅行社。肖女士告诉记者,“对于市民来说,旅行社扎堆经营,老百姓出游报名的时候可以货比三家,确实很方便。”
的确,如果旅行社的门市能够像房产中介一样开得“兴旺”,旅游信息就会更透明,消费者方便对比,哪个好哪个差很容易就看出来了。“这比打价格战好多了,旅游是个高兴的事,我们也不想花钱买不爽。”一位消费者说,“旅行社门店增多,出行更方便,我们可以轻松地多走几家,服务和产品都能问个仔细。”
“之所以大家都争着在长平路这边设立门市部,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旅行社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是因为长平路作为贯穿市区东西的主干道之一,是活跃的文化、娱乐生活消费者的聚集地;另一方面,这里毗邻大型购物超市卜峰莲花,人流量大。
独木不成林,单店不成圈
商业上有一种现象叫聚集效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扎堆。聚集效应可以促进行业的良性竞争。“大家旅游”的黄总认为,“独木不成林,单店不成圈。”他认为旅行社扎堆是好现象。黄总说,竞争对手多了,彼此更可以互相学习进步。在旅游行业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只有提升旅游服务的品质,推出更多高品位、高质量、高附加值、高性价比的旅游产品,才能抓住市民的心。
产品细分化,竞争差异化
随着广大游客消费心理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出行时会更加关注旅行社的资信与品牌。“外出旅游选择旅行社,产品价格只是一方面,相比之下,我更看重旅行社的口碑好不好、产品特色多不多。”在长平路一旅行社,记者遇见一位前来报名参加东北游的王先生在谈及外出旅游选择旅行社时如此说到。将交通、住宿、景点编排等分解开来,游客自然根据不同消费层次区分开来,依据不同需求自由选择、组合,这样一来,不仅让游客得到满足,也让旅游变得更有深度。
业界人士预测,旅游市场新一轮洗牌不可避免。随着汕头的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旅游产品将更加精彩纷呈,给市民带来的选择面和实惠也会更大。一句话,狭路相逢智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