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的汕头熙攘热闹,丰富多彩的夜生活催热了夜宵生意,尤其在寒冷的冬夜里,沿路一家家夜宵摊档锅子里冒出的热气,更平添了几分暖意。在龙眼-长平一带,夜宵生意颇具规模,每次经过这路段,总能看到各个摊档都坐满了吃夜宵的市民,这一夜宵“灯光夜市”成为D城夜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龙眼路是汕头有名的夜市路段之一,尤其以餐饮生意最具人气。晚上10点过后,夜宵摊主们开始忙活起来了。记者看到,这里夜宵摊种类繁多,有白粥、小炒、@条面、猪肚汤、砂锅饺、肠粉等。刚从商场、KTV出来的人们在摊子前驻足,简单地点了一两个菜后,便在桌子上坐定。不消一会儿,几碗热腾腾的白粥端了上来,食客们先把冻僵了的手放在碗沿捂热,再舀一勺粥,轻吹后送入口中,一股暖流直沁心扉。而对于上夜班的市民来说,一份简单的夜宵更能消除工作的疲惫。
一家经营@条面的老板告诉记者,做夜宵生意过的就是颠倒黑白的生活,白天在家休息,下午晚些时间才开始洗食材、熬汤,到晚上10点左右才出来摆摊,客流多的时间集中在10点到12点、凌晨1点到2点之间,所以他们一般都要忙到凌晨3点才打烊。相对这些@条面、肠粉等小摊生意来说,小炒夜宵摊就显得“财大气粗”,在长平路的一间夜宵摊,记者看到,推车上摆着的食材包罗万象,有水产、蔬菜,也有卤味、杂咸,摆出来的桌子也有十来张,食客们络绎不绝。摊档伙计介绍说,来光顾的大多是上夜班的人,有时因为要通宵工作,必须吃饱点才有精力过夜。
在过去,夜宵摊档往往因为脏、乱、堵等原因遭到不少市民的投诉。自从2010年中秋节前后,金平区东方街道将完善龙眼南路(金砂路至长平路路段)再就业灯光夜市,给每个摊贩发一顶帐篷,划分经营区域,变“堵”为“疏”。既给失业下岗人员一个谋生的渠道,也方便了爱吃夜宵的市民。
本报记者 黄泽群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