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潮州日报》报道,最近,一首以潮语口头禅串词的电子舞曲,被“潮州发布”、“文明潮州”等本地官方微博转载,并受到潮州网友广泛关注。由于歌词十分抽 象,旋律节奏感强烈,网友们称之为“潮州神曲”。这首“神曲”的创作者,是出生于饶平县钱东镇的80后小伙子黄少鹏,以及他的好友余培煌。自小热爱音乐的 黄少鹏,追梦路上历尽坎坷,却从未止步。如今,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会员,独立音乐制作人、录音师、混音师、编曲师。
◆微博发现
“潮州神曲”网上热传
这 几天,记者浏览新浪微博时发现,“潮州发布”、“文明潮州”等本地官方微博,都发布了一则关于潮语音乐《者个、下个、者几个、下几个》的信息,写明由潮州 歌手创作,是潮汕流行音乐中首次出现的音乐形式。不少音乐爱好者和本地网友纷纷点赞转发,并评论此曲为“潮语神曲”。
记者点开音乐链 接,发现这首乐曲是用潮州方言演唱,节奏感非常强烈,但并非R&B或者HIP-HOP等常见音乐形式。乐曲共有4分26秒,前半部分歌词主要由 “者个(这个)、下个(那个)、者几个(这些)、下几个(那些)”四句潮州方言口头禅串成,直到结尾才有这样几句话:“者个甲下个(这个和那个),你在担 乜个(你在说什么),我也在听乜个(我也在听什么)?者几个潮汕话过深,往(我们)后生人确确实实是无变(无法)知。”
记者了解到,首 先在新浪微博发布这首乐曲的,是一位名叫“@杨-黄少鹏”的网友。他的微博签名写着:“农民户口,非典型潮汕人,独立音乐人,歌唱生活的歌者。”原来, 他就是这首乐曲的创作者之一,作曲、编曲、演唱、录音、混音,全由他一手包办,而作词则是另一位网友“@GUNN的自言稚语”。
◆音乐故事
唱自己的歌,做自己的音乐
记者通过网络联系上“@杨-黄少鹏”,得知他是饶平钱东人,目前正居住在云南丽江,“黄少鹏”是他的真名,“杨”是艺名。
谈起自己的音乐之路,黄少鹏颇为感慨。“我6岁就听崔健和迟志强的歌,初中时迷上很多乐队的表演,知道原来音乐还可以这么玩。那时特别希望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吉他,但父母不肯给我买。”黄少鹏回忆说。
初中毕业后,黄少鹏按照父亲的意愿去学修车,但因为没有兴趣,常常被师傅“敲头”,最终还是放弃了修车手艺。
后来,他跟哥哥推销洗发水,拿到工资后,花了100多块钱,为自己买下人生第一把吉他。剩下的钱则用于交学费学吉他,也是在这时候,他遇到了至今十分感恩的启蒙老师严钟民。
2004年,对他而言,是追梦路上最艰难的一年,为了追求音乐梦想,他离开广东前往上海。黄少鹏告诉记者,到达上海时,他身上只有38块钱,得到朋友和亲人的帮助,才慢慢在上海立足。
2005年,一次网络歌手比赛中,黄少鹏进入全国总决赛。随后他得到中国民谣艺人洪启和诗人严力等人的指导,真正进入了音乐圈。在上海的6年间,他一直努力学习电脑音乐制作,现在所掌握的混音、编曲、录音等技术,就是在那时候学习的。
当事业一步步进入正轨,从事商业音乐制作收获不少金钱的时候,这位习惯自由自在的80后潮州小伙子却犹豫了。“我要唱自己的歌,要做自己内心的音乐。”他说。2011年,黄少鹏带着吉他,来到了云南丽江。
黄少鹏坦言,音乐唱得不够完美没关系,唱出自己的内心才是最重要的。于是,时常想家的他,开始和好友余培煌商量,要做一个舞曲,用潮州方言演唱,并以潮语音乐中未曾出现过的形式来表现。
作词完成后,黄少鹏用了两天时间,迅速制作出“成品”。“没想到音乐传上网后,得到这么好的评价,这是始料未及的。”黄少鹏说,他还将和余培煌一起,继续创作一些以潮州人生活为题材的歌曲,为潮州流行音乐文化增添一些色彩。
附:潮语音乐《者个、下个、者几个、下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