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清晨,走进蓝城区磐东街道乔南社区乔华园,处处可见晨起健身的群众参与到健身气功、太极柔力球、排舞等健身活动中来,寒意丝毫没有影响市民锻炼身体的热情。
不仅仅是乔南社区,走马蓝城,健身场所遍地开花,健身活动丰富多彩,这得益于蓝城区党政对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充分重视。新区设立后,该区把全民健身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全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着力提高老百姓生活品位。如今,群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自觉地把健身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让活力蓝城“动”了起来。
健身场所遍地开花
全民健身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组成部分。国务院把8月8日定为我国的“全民健身日”,并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制定了《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
在新区开发建设中,蓝城区把全民健身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该区大力抓好场地、组织、活动和服务四大网络建设,逐步完善符合区情、覆盖全区、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体育设施是群众健身的基本条件。该区切实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实施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社区多功能运动示范工程,因地制宜建设完善群众健身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今年来,该区抓住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契机,大力推进23个农村文化室的建设,配套文体广场,加强对公共体育场地的管理和体育设施的维护更新,乔华园的环境整治便是其中的生动例子。在开展“创文”活动中,乔南社区着力整治乔华园内外环境,使乔华园附近道路更加整洁、交通更加有序,让附近群众有了一个环境更加整洁的休闲好去处,也让园内的文体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健身活动如火如荼
排舞《中华全家福》、太极柔力球《美丽的蓝城》、健身操《电话情缘》……在今年8月3日举办的蓝城区全民健身展示活动中,由该区群众自编自演的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博得了现场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是蓝城设区以来第一次体育盛会,也是该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的一个缩影,集中展示了新区群众精神风貌、思想素质和体育技能。结合新区实际,该区充分依托和利用现有体育资源,大力开展体育活动和竞赛,有效提高广大群众的体育素质和健康水平。
在许多社区和乡村,舞蹈队、太极拳队、柔力球队、乒乓球队、篮球队等群众性体育队伍相继建立。这些队伍常年活跃在基层参加各类演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国庆节,乔华园舞蹈队参加了在揭阳楼文化广场举行的第二届广东省社区文化节系列活动“欢乐进万家,幸福我来秀”——2013年揭阳市庆国庆广场舞汇演活动。队长林雪芬十分高兴地说:“练广场舞不仅锻炼了身体,也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与此同时,该区充分发挥工会、老年人体育组织、行业体育协会等的作用,推动老年人健身活动和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今年“五一”期间,在由区总工会主办的乒乓球赛中,来自该区各单位的11支代表队共70多名乒乓球爱好者参加了比赛。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干部职工的文体生活,也展示了蓝城干群勇于拼搏、不甘人后的风貌。区老年人体育协会现有会员3000多名、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近300人,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成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群众体育锻炼的骨干力量,指导推动了白塔镇老体协等基层体育组织网络的形成。
健身观念悄然转变
每天傍晚,76岁的林义华阿姨都会到广场上跳舞健身。 “以前,吃完晚饭都是在家看电视,基本不运动。后来在朋友的带动下参加了社区的健身运动,现在的我不仅每天坚持运动,还影响着更多的社区居民一起跳舞,感觉很不错。” 她告诉记者。
林义华生活习惯的转变也反映了大多数蓝城群众健身观念的转变:从以前政府、单位号召群众进行体育锻炼到现在老百姓自觉自愿参加体育活动。
“全民健身运动不仅提高了老百姓的身体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塑造了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的品位,让全区干部群众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区开发建设中来。”区老年人体育协会会长夏汉良说。
如今,崇尚健身、参与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在蓝城区逐步形成。各地广泛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不仅充分发挥了 “强身、健心、睦邻、乐群”的基本功能,也为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提高了老百姓生活品位。通讯员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