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牛肉飘香 福合埕食街深夜更“闹热”

福合埕夜市生意红火。 本报记者 张烈华 摄

  下午四点多,位于老市区福平路福合埕食街上的“福口涮涮锅”伙计们已经开饭了,再过个把小时,繁忙的战役又要开始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陆续到来,从夜幕初降直到半夜三更,煎炒煮炸的叽喳咕噜声、锅碗瓢盆的叮当乒乓声便汇成福合埕一首生气勃勃的交响曲。

  在福平路福合埕,“福口涮涮锅”已经经营了20年,从最开始的“小打小闹”到现在成了上规模的海鲜大排档。老板郑先生回忆说,解放前,福合埕一带就是一个“大百汇”的市场,吃的用的应有尽有,尤其以经营水产品、蔬菜、杂咸、日杂百货、饮食为主。20年来,尽管人口逐渐东迁,福合埕的人气却不减,很多搬到别处居住的老街坊还专门开着车来到这里,重温童年的味道。生意最兴旺的时候,福口涮涮锅的伙计一人一天传菜几百盘,全部包厢150个餐位还不够坐。

  对牛肉情有独钟的汕头人,提起福合埕最津津乐道的还是牛肉丸。在福合埕并列着两家牛肉丸店,除了注册为“福合埕牛肉丸”的一家外,另有一家名为“牛口福”。老居民、居委干部林叔告诉记者,40年前,“牛口福”还在现址的对面经营,店铺为竹棚搭成,用木炭炉煮牛肉丸,5分钱就能买到一碗@条,热腾腾的@条汤驱散了冬天的严寒,成为“土著”居民最温暖的记忆。如今,远在海外的华侨仍然念叨着福合埕,林叔就几次充当导游,带着寻根的华侨到福合埕来吃牛肉丸@条。25年前嫁入“牛口福”一家的林秀兰如今成为执掌这家店面的老板娘。几年前,由于“福合埕牛肉丸”商标被抢注,他们改注了“牛口福”。尽管如此,很多老汕头人还是会寻到这里,来品尝地道的牛肉丸@条。

  新福街道翁主任告诉记者,福合埕食街辐射周边的福平路东段、民族路、瑞平路、雨伞街、镇平路,至今这里仍有各式各样的老字号商店摊档,售卖着汕头人耳熟能详的小吃,与福合埕食街“抱团”成为小公园一带的“食品牌”。2010年,新福街道筹资80万元对福平路(民族路—镇平路)修复改造,其中,福平路与镇平路交界路段于2011年10月完成改造建设,随后对福合埕食街挂牌和规范经营。目前建成的食街全长约220米,占地面积2940平方米,夜市饮食摊点已增加到了10多家,生意也越来越兴旺。         本报记者 曾漫路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黄幼华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抓鳖-2011贺岁片

荒诞喜剧片:八仙闹潮汕(第二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